首页>山东频道>综合 > 内容详情

山东传统春节活动里的非遗 穿越千年时光 焕发新彩

2024-03-07 10:06:55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 实习生 吴昕蕊

春节已经过去,但传统新年带来的喜庆氛围则不断发酵,各类传统年俗活动把这份喜庆不断升温。许多山东传统的春节活动也是非遗项目,在延续传承中融入百姓生活,节日和百姓双向奔赴,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花灯点亮新生活

花灯报元夜,福泽照万家。中国人过年图的是喜庆,颜色靓丽,造型精美的花灯便是不可缺少的节日装饰。花灯传承的不止是技艺,承载的还有延续千百年的祝福。古时,花灯或由百姓各自轧制,体型较小,工艺较为简单;或由大户人家花费重金打造,精美细致、辉煌华贵,但只有亲眷好友可观赏。如今,许多城市将花灯会打造为当地节日文旅特色,将传统习俗传承弘扬,也让更多百姓从中收获精神文化食粮。

蒲松龄《上元》诗云:“太平村舍家家酒,乐岁弦歌户户灯。”淄博花灯会历史悠久,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也是当地百姓庆贺春节、元宵节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明清时期,随着淄博地区工业城镇的兴起,元宵节花灯会随之兴盛。彼时,主要灯区集中在周村、博山两地。

今年,传统文化与时尚潮流元素相结合,众多凝聚淄博文化的意象被融入花灯创作,比如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九尾狐等故事形象,封神榜中姜子牙垂钓等故事场景。盏盏花灯交相辉映,为市民和游客献上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让传统非遗点亮新春祝愿。

万盏花灯祈福愿,点亮美满幸福年。在济南一直流传着“不到趵突泉观灯,不算过年”之说。趵突泉新春花灯会是山东省级非遗项目,也是百姓一年一度不可错过的传统灯会。唐代以来,在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就在济南流传。千百年来,每年元宵节趵突泉处的屋顶、树上、水中、房内灯烛各处皆是,龙灯、狮灯、蟹灯种类众多。此外,灯会期间,各类民俗表演活动也在趵突泉附近聚集上演,民间艺人以节日为契机争相带来精彩表演,秧歌、京剧、曲艺、皮影戏等演出络绎不绝。

从1979年春节开始算,趵突泉花灯会已陪伴济南市民度过40多个春秋,为一代又一代济南人带来关于春节的美好记忆。今年,第43届趵突泉迎春花灯会为市民游客献上一场璀璨的视觉盛宴。“春满乾坤”“荷风泉韵”“诗画泉城”等48个大型灯组,呈现了流光溢彩、璀璨夺目的花灯世界,也将广大市民游客的春节装点得更为靓丽。

传统节日换新颜

围绕春节,不同地区演化出不同的节日活动。这些节日活动历史悠久,与地区文化风俗相互融合,在历史中不断发展延续。一些传统形式或许发生了变化,百姓庆贺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但其中对平安祥和的期盼一如既往,从未改变。

对胶东渔民来说,过渔灯节就是过年。渔家人靠海吃海,常年出海捕捞,在长期与大海的搏斗中形成敬畏自然、心怀感恩、勇于拼搏的个性。这些性格特点也融入他们的节日。在烟台蓬莱、黄渤海新区等地,渔民有在农历正月十三或十四过渔灯节的传统习俗。这天,渔民们不仅要举行祭海仪式,也要在海边点亮渔灯,期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鱼虾满舱。

今年,蓬莱区刘家旺村渔灯节、烟台黄渤海新区第32届渔灯节盛大举办。如今的渔灯节已经成为展示本地传统文化的盛会,不仅让附近的渔民参与其中,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

过去,渔民用青红萝卜雕刻出灯座,在其中放入蜡烛,作为渔灯点亮。如今,生活条件优越,苹果雕刻的灯座也颇为常见。此外,按下开关便可闪亮的电子灯也让点灯环节更为便捷。

以前渔灯节多以村为单位举办,每个村习俗各有不同,祭祀时间也有讲究。近年来,烟台黄渤海新区的渔灯节每年由不同的街道或村作为主会场,集合了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场面更为盛大,活动也格外热闹。在集体活动中,盛大的秧歌、舞龙、舞狮巡游将节日的烟火气传递开来,也将气氛活跃开来。此外,饱含渔家文化的演出、风格鲜明的非遗集市等也在向活动的参与者展示着当地文化的丰富多样。

同样在胶东地区,青岛的萝卜糖球会也是流传已久的年俗活动。糖球是青岛人对糖葫芦的一种称呼。海云庵糖球会是山东省级非遗项目,由民间庙会演变而来,每年潮汐的第一个高潮日到农历正月十六为庙会,已有500余年历史。民间有立春吃萝卜的习俗,称“咬春”,因而萝卜成了过年庙会上的主要商品。如今糖球会内容更为丰富,现代元素融入其中,带来更多国潮风、科技感的新体验。活动既有传统的萝卜雕刻比拼、糖球制作大赛、秧歌展演,也有电音、摇滚节目登场,海云庵糖球会成为老少皆宜的民俗活动盛会。

双向奔赴的曲艺之约

不惧风雪严寒赴一场延续800年的曲艺之约,精彩亮相开启一场说唱艺术的“华山论剑”。今年农历正月十二到十六,滨州市惠民县胡集镇,已有800余年历史的胡集书会热闹上演。胡集书会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期间,来自全国的曲艺人相聚在这里,带来一场曲艺盛宴。

胡集书会始于宋元、兴于明清,原本是民间曲艺人相聚切磋技艺,比拼后寻觅演出机会的活动。过去,书会热闹的场面吸引了周边村落的村民前来欣赏。较远的村落则派一名村民代表前来欣赏,邀请优秀的曲艺人回村继续表演。如今,胡集书会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相互呼应,满足更多地区群众需求,参与活动曲艺人也走进社区、村庄、养老院等地区,为广大群众带来精彩的节目,将传统文化不断传递。

这方唱罢,那方登场,既是同台竞技,也是技艺切磋。今年胡集书会期间,气温骤降,大雪纷飞。过去的曲艺人常说,“刮风减半,下雨全完”,意为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会让前来欣赏的客人数量骤减。然而今年胡集书会举办期间,现场群众的热情却给众多曲艺人带来不少安慰。百米长街上,十余个小书场错落有致,吸引众多群众赶来欣赏,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参加了许多年的胡集书会,今年遇到这样的天气,本以为没有人会来看我们演出,没想到大家还是这么热情,让我非常感动。”惠民县民间曲艺人刘春荣说。

山东快书、评书、相声轮番上阵,河洛大鼓、渤海大鼓、京韵大鼓等地方曲种纷纷亮相。胡集书会不仅是民间曲艺爱好者的精神寄托,也承载起传统文化活化传承的力量。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