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认定99家企业和单位为“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其中,山东占得4席,分别是烟台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潍坊杨家埠民俗艺术有限公司、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曲阜市琉璃瓦厂有限公司。这些基地所依托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别为龙口粉丝传统生产技艺,杨家埠木版年画、风筝制作技艺(潍坊风筝),德州扒鸡制作技艺和琉璃烧制技艺。当前,这些基地不断发挥引领作用,积极推动非遗保护工作走深走实,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中。
在生产中实现非遗保护
生产性保护是我国非遗保护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遗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非遗及其资源便可以转化为文化产品。这种保护方式为非遗提供持续性的活力,也助力非遗更好传承。目前,这种方式主要应用于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
在生产中实现非遗保护,不仅有利于增加项目实践频次、壮大传承队伍、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还能促进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有机结合,增强非遗企业核心竞争力。让非遗从业者能够在工作中提升收入,获得满足感,也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高质量传承发展。
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提出“建设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培育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知名品牌”。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科技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提出“对于传统工艺保护成效明显、研发设计能力出众、人才优势突出、带动能力显著的传统工艺企业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申报中予以倾斜”。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非遗生产性保护提供了方向,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提供了发展机会,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示范基地在传承发展非遗,带动非遗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在保护过程中,示范基地要处理好保护传承与合理利用的关系,坚持项目保护优先,不断强化项目保护力度,全面掌握并运用传统工艺核心技艺和关键技术,探索运用现代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在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方面,示范基地也要承担更重的责任,充分发挥代表性传承人在带徒传技、交流推广、技术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行业角度来看,示范基地还需要在行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方面贡献力量,推出更多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展现传统文化魅力的优秀产品。
非遗美食品牌做大做强
山东是文化大省,也是非遗大省,非遗资源十分丰富。全省已经建立完备四级名录体系,一大批优秀珍贵的非遗项目在齐鲁大地得到保护传承。民以食为天。山东非遗美食在生产性保护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市场认可。
粉丝生产始于宋,普及于明清,兴盛于清末民初,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龙口粉丝传统制作技艺于2007年被列入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14年11月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采用传统手工生产技艺生产的龙口粉丝,丝条细匀,光洁透明,质地柔韧。
基地将传统生产技艺的核心理念应用在粉丝的制作过程中,在技术上进行了新的改革和创新,赋予非遗产业新活力。基地聘请龙口粉丝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郭兰堂为技术顾问,建成了龙口粉丝博物馆并对外开放,还原展示传统龙口粉丝传统制作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