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为加强学风建设,目前不少高校课堂禁手机,有的高校院系还尝试进一步限制学生上课使用平板、电脑。近日,山东一高校的二级学院发布了课堂禁用电子产品的相关要求,迅速在网上引发关注和讨论,有人认为这一规定有其合理性,但反对者也大有人在。该如何应对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电子产品的问题,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引发热议:高校课堂禁用电子产品
近日,有媒体报道,山东省一高校二级学院作出《关于课堂禁止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规定》,“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不得以任何理由使用电子产品。任何学生在管理学院课堂教学时间内(理论课、实验课、实训课),应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关闭,不得以任何理由使用电子产品。如有违反者,任课教师有权制止,并当场收缴,交给各班级辅导员。此外,所有学生在管理学院教室内自习时,不得在自习教室接打电话、收发短信、上网游戏、聊天、听音乐、看小说等。如有违反,予以收缴,由各班辅导员代为保管,于学期结束放假时返还学生本人。”
报道中还提到,其学校二级学院的团委也在发布的《管理学院学生考勤制度(试行)》《管理学院学生管理条例总则》中规定,“学生课前自觉上交手机,未交手机者视为旷课;课间可查阅手机信息,但不得取回手机,否则视为早退。禁止上交手机模型、非正常手机(无卡、不可开机)以及可正常使用的备用机,一经发现,予以没收,视为旷课,并给予通报批评处分。随身携带多部手机的应自觉将所有手机放入手机袋,纪检部成员查课期间一旦发现未全部上交或使用其他电子设备,一律直接交由辅导员处理,并给予警告处分,记旷课2学时。”
一般来说,课堂严禁使用电子产品常发生于中小学,这次却是在大学课堂,因此受到格外关注,也引发了不少高校学子的讨论。山东一大二学生宋敏告诉记者,“课堂上使用手机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导致注意力分散,尤其是收到短信或微信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想去看手机,导致分心。”正在济南就读大一的学生孙元雯也表示,“电子产品比书本更容易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会导致自制力不佳的学生听讲不专心。”
不过,也有学生对此表示不理解或不支持。有学生向记者表示,“禁止在课堂上使用电子产品可能会限制信息的获取,不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记者调查:禁用早已有之
4月17日,记者从该校官方网站上并未找到此前媒体报道的相关内容。不过,记者注意到,在学校官网上,报道中的该二级学院曾在2017年就曾发表过“以‘手机-’促‘学习+’”的文章。文中表示,“为课堂管控手机,打造‘无手机课堂’,提高课堂到课率、抬头率、吸收率,增强师生互动,自2013年底正式管控手机,并出台了‘课堂禁止使用手机的规定’,实行课堂手机袋制度:课前十分钟将手机存放到指定的手机袋中,杜绝以手机模型、废旧手机、无卡手机替代正常使用手机,促成人机分离,切实提高课堂质量、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文中提到,“为控制手机对学生的不良影响,真正做到‘手机-’,打造‘零手机’课堂,首先要提高课堂质量,大力提高教学供给侧质量监管,以严谨教风带动优良学风,让课堂富有活力和吸引力。这就要求任课老师对于课堂有着较高把控、知识点的讲解简单清楚明了、课程进度契合学生的吸收速度、与学生对于知识的消化一致,切实提高课堂抬头率和教学参与率。学院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影响力,充分调动教育中的青春力量,引导学生远离手机,始终以‘学习+’为目标。”
根据该文内容,该学院创设的“手机袋制度”,实现了控手机建设和打造“零手机课堂”的单一人机分离功能,“管理学院的手机袋建设,形成了辅导员—班干部—班级学生的联动监督机制,交手机已经实现与固定座位结合,共同作为考勤依据,以确定学生的到课率、出勤率,从而进行量化管理。”
同时,记者在该校官网上注意到,除了上述学院,学校多个二级学院也分别在2017年、2018年、2023年发布过禁止课堂上使用手机的管理规定或是倡议:“做到将手机静音或关机放入包中,桌面不留手机,尊重老师,认真听讲,拒绝成为‘低头族’。”“各班级上课以及自习期间使用手机收纳袋,并以上交手机的情况作为每节课的出勤情况,辅导员加强对学生课堂不使用手机的教育管理,并组织学生会等定期、不定期检查、抽查。”
学校回应:不是简单“一刀切”
对此,记者联系了该校工作人员,他表示,为了不引发不必要的讨论和猜测,目前,学校已经在官网上撤销了该通知,也跟学生们作了相应解释。在数字化大背景下,学校并没有绝对禁止学生上课携带手机等电子产品,更不是简单地“一刀切”,而是建议学生在上课期间尽量少用或不使用电子产品,不受其影响和干扰。其出发点是端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倡导高效听讲和学习,营造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
其实,高校课堂禁手机等电子产品并不是“新闻”。记者了解到,此前,江西省教育厅就曾发文要求高校课堂禁带手机。2019年,江西省教育厅针对本省高校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台了加强高校本科教学管理的八项要求。其中有一项明确规定:要加强移动智能终端使用管理,非教学需要,禁止学生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带入课堂。禁止学生在课堂使用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天津一所大学也曾在教室里挂上手机袋,上课前由老师或者班干部组织上交手机,手机袋上标注了序号,对应每个人的学号,与考勤挂钩。2023年底,长沙理工大学、长春大学等多所大学,都表态要严抓课堂纪律,提高“前排入座率”,要求课堂上不玩手机等电子设备。
近年来,随着教育部大力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很多地方开始积极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例如,北京理工大学的思政课借助了VR技术制作,武汉理工大学把工业机器人装备通过数字化建模方式部署到智能教学平台上,这些教学实践很难完全拒绝电子产品。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禁止大学生带手机进课堂,基本上难以做到,因为不少学生需要用手机APP学习。影响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还是教师授课质量本身,如果教师总是照本宣科,即使禁止学生带手机,也难以让学生投入学习。“从根本上说,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智能手机的习惯,关键在于学校和家庭的引导,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试想,当学生离开学校和家庭的约束后,又该怎么办呢?”熊丙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