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综合 > 内容详情

提升传承活力增添旅游热度 暑期非遗研学火起来

2024-07-17 10:48:55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

 

近年来,研学活动成为广受家长与孩子喜爱的旅行方式,在旅途中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精神追求,让出行体验更富有意义。暑假以来,非遗研学活动在山东如火如荼地展开,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机,非遗项目得到更广阔的展示传播空间,也在欢声笑语中被注入更多活力。

实现“非遗+旅游”融合发展

研学活动将内容与技艺的学习与自然人文景观的游历融合,赋予游客更多体验。既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空间,非遗研学为青少年带来富有乐趣、收获感强的文化活动,得到家长与孩子的青睐。

深入挖掘文旅体验方式,通过“非遗+旅游”的方式提供丰富的文旅供给,山东将非遗作为凸显区域文化特色、吸引产业市场关注的“名片”。去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17条非遗特色旅游线路、13个非遗旅游体验基地。非遗特色旅游线路将特色非遗项目与旅游目的地融合,串珠成链,让游客看山看水看风景的同时,也能见人见物见生活。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则注重在身临其境的场景中与非遗亲密接触,穿越历史感受文化底蕴。依托非遗工坊、非遗旅游体验基地等场所,山东省拓展非遗应用场景,积极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让非遗研学、观赏体验更好融合。

与此同时,非遗场馆成为暑期非遗研学的热门地。东平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自2023年10月对外开放以来,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与体验。中心展览区展示了东平县四级非遗项目百余项,还通过体感互动、270°3D沉浸式体验、半景画、场景还原、非遗技艺互动等多种方式丰富游客体验。中心传习区内,手工技艺传习室、曲艺传习室、舞蹈室等10个工作室成为当地开展暑期非遗传习活动的重要场所,让青少年可以学习剪纸、葫芦烙画等非遗项目。

青岛胶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是青岛市首批非遗传承体验基地。“目前,博物馆可同时容纳1000人参观学习体验,研发出传统面食、酿酒、印刷、扎染、绣花、风筝、柳腔、传统游戏等研学旅游体验项目(课程)50多个。自2013年营业以来,我们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超22万人次,其中,中小学生约18万余人次。”青岛胶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馆长孟宪良介绍。

与此同时,研学活动内容也逐渐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今年暑假,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泉润非遗——暑假研学月”活动,85个非遗传习场所持续开展百余项丰富多彩的暑期非遗活动。淄博市文化馆联合专业团队推出了暑期非遗系列活动,行程为5日的研学活动串联起7项非遗技艺、5大主题场馆。孩子们可以动手体验窑炉搭建、陶艺,学习琉璃灯制作,还能欣赏五音戏,学习传统戏曲头饰编织等。课堂学习与实践体验融合,文化场馆参观与游乐体验穿插,内容紧凑,劳逸结合,既能增加孩子们暑假乐趣,也能培养对家乡的热爱。

研学群体范围扩大

研学是过程,教育是目的。丰富非遗研学内容,不仅能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旅游文化内涵,还能为孩子们带来生动的实践课,让其在深入领略非遗魅力的同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杜丕涛是传统木工技艺传承人。他将废弃的厂房改造成杜木匠木工非遗展示馆,把这里打造为文化体验、研学实践的空间。孩子们不仅可以学习传统木工的知识,了解榫卯结构,还能受到鲁班精神、工匠精神的熏陶。“希望这里能够成为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感受胶东民俗、体验木工技艺的空间。根据孩子们年龄不同,设置了难易程度有所区分的体验课;根据行程安排不同,设置了相应的学习课程和节奏。从传统木质器具、家具的摆放习惯,到亲自动手参与刨木料、打孔、组装等工序,孩子们都可以学到。他们还可以根据喜好选择材料包,自己DIY作品。”杜丕涛介绍。

没有花费精力做宣传推广,但杜木匠木工非遗展示馆成立后便迎来了源源不断的客人,暑期几乎天天都排满了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爱好木工的学生还可以有继续“深造”的空间。展示馆既提供研学这样的短期活动,也开设有长期班。想继续学习木工的孩子,可以选择加入杜丕涛孵化工作室,完成进阶课程学习。

如今,研学群体范围更加广泛,不仅有家长陪伴青少儿参加,也有许多大学生选择感兴趣或专业相关的内容展开研学实践。日前,利津县文化艺术中心也在暑期迎来了许多大学生前来学习。学生们了解当地非遗知识,参与剪纸、葫芦雕刻等体验。

位于临沂的费县手绣非遗工坊暑期格外热闹,来者既有小朋友,也有大朋友。工坊开设研学公益课堂,几乎每年都要接待3000多名来自众多高校的暑期实践活动师生,还有数百位国际友人。琳琅满目的香荷包、虎头帽、虎头鞋等色彩艳丽,有着浓浓的沂蒙风情,也成为呈现传统文化韵味的载体。

生产、保护、传承相得益彰

作为非遗保护的重要方式,生产性保护不仅能促进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有机结合,还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非遗生产企业来说,邀请游客参观生产流程,参与产品制作,不仅能推动品牌宣传,还能推动非遗传播传承。

烟台深挖特色非遗资源,拓展其深度与广度,丰富旅游产品业态,让工业旅游更具有文化底蕴。龙口粉丝名满天下。龙口粉丝传统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项目保护单位为烟台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建设的龙口粉丝博物馆是山东省非遗旅游体验基地。今年暑假,博物馆不仅吸引了许多烟台本地的孩子前来体验学习,还有来自全国其他地区的游客前来参观。

“我们邀请专业团队制定研学方案,根据需求可提供半天或一天的研学体验。孩子们可以了解学习龙口粉丝悠久的历史,了解其独特的手工制作技艺,还可以亲手参与粉丝的制作,体验推豆、打糊、漏粉等工序。体验传统技艺后,还可以‘穿越’时空,来到企业智能化车间中观看粉丝现代生产工艺流程。”龙口粉丝博物馆馆长李婧介绍。

糊香花生油通过蒸、炒等方式处理原料,火候、原料生熟料配比都有讲究,让其别具风味。传统糊香食用油制作技艺是山东省级非遗项目。项目保护单位山东山歌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山歌榨油博物馆、山歌榨油体验馆。这里成为了当地科普榨油文化的重要场所,每年接待中小学生近万人。

山歌榨油博物馆内展示了不同时期的榨油器械。在体验馆,孩子们可体验花生油制作工艺,也能感受到传统技艺延续至今的魅力。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