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暑假期间,山东省内多所高校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者陆续奔赴农村的田间地头,将专业知识与青春活力融入田间地头,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开启一段段难忘的实践下乡、青春同行之旅。
深入实践村头忙
暑假中,济南大学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以“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支教服务”为主题,深入菏泽市定陶区马集镇袁堂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队员们通过调研马集镇袁堂社区,走访袁堂村、郭伯堂、谢庄、王庄、梁堂等多个村庄,深入了解袁堂村以及周边片区发展现状,包括产业结构、农民收入、社区建设等情况。针对当地乡村发展所依托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与政治环境等各方面,实践团以自身所学结合实际,提供长期的发展治理方案。
袁堂村建设有苹果、阳光玫瑰葡萄、蟠桃、莴笋等多个果蔬采摘园、一处特色垂钓园及一处传统酿造酒厂,可支持乡村旅游项目发展的资源丰厚。乡村振兴,文旅赋能,推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是推动文化振兴的时代课题、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实践团基于此提出符合资源现状、结合第一三产业的“采摘+垂钓”特色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助力袁堂村旅游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激发乡村活力。
同时,队员们结合袁堂村教育所需,联合菏泽花城社工、菏泽新融媒体中心、定陶民政局儿童福利科和马集镇派出所,为袁堂村及周边中小学生设立支教课堂,架设暑期知识衔接的桥梁。在学业辅导之外,实践团同时开设特色课堂,为乡村留守儿童拓宽视野,推动城乡教育均衡,提升乡村教育质量。
马集镇袁堂村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鲁西南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群,道路两旁大量特色的手绘文化壁画,历史悠久的河滨上清宫,并修建有文化广场与乡村记忆馆。基于当地现有资源,实践团开展民俗、红色、党史等文化讲解活动并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深入挖掘文化价值,助力了袁堂村的文化建设与传承创新工作。
青春汗水洒田园
近日,齐鲁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青枫”社会实践服务队由指导老师张宏熙带队,深入济南市章丘区“莓子梦工厂”国家级科技小院开展科技助农社会实践活动。
生命科学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和责任担当,依托“莓子梦工厂”社会实践基地作为实践载体,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自找苦吃”的精神品格,紧密结合树莓产业发展的三产融合,将青春、科技和服务带到乡村基层,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才智,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
团队紧紧围绕“打通科技助农的最后一公里”主题,深入树莓产业发展的三产融合:队员们走进田间地头,在除草、搭架、引枝以及剪枝过程中认真观察记录树莓植株长势、杂草种类和分布情况以及树莓新老枝条差异,为解决树莓优化种植提供数据支撑;同时运用植物生理学等方面的知识,采用嫁接、扦插、组织培养等技术手段加速树莓快速繁殖;合理利用水肥,使树莓果实饱满多汁、肉质鲜美;采用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等现代技术,为植株生长提供更好的环境,促进树莓的生长。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促进树莓产业的良性发展,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此外,队员们采用线上线下两种调查并行的方式,深入调研消费者对树莓产品的认知程度、购买频率、价格敏感度、品牌认知等方面的情况,帮助了解消费者对树莓市场的需求和偏好,并不断完善龙山树莓品种数据库,与国内外树莓品种数据库进行对比,为树莓种植提供有效数据参考,为杂交育种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为树莓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乡村要振兴,人才必先行。在这场乡村振兴的征途中,一支由懂农业、会电商的新农人组成的队伍,正以其独特的智慧和热情,为树莓的繁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队员们不仅是农业的传播者,更是电商的实践者,以新的方式、新的视角,向大众展示着独属于树莓的魅力。在体验式助农直播的过程中,大家深刻感受到农业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不断把“网络流量”转化为经济发展“增量”,示范带动更多的村民在网上创出“致富路”,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之路,为乡村的未来描绘出了一幅美好的画卷。
科技赋能桑蚕产业
在济南市莱芜区桑蚕公社,山东中医药大学“方兴未艾”志愿服务团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实地考察与调研“三下乡”活动。“方兴未艾”志愿服务团队,由学校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等专业的本科生组成,他们在了解当地桑蚕产业的现状、科技赋能,以及与医药产业的融合创新等情况后,针对桑蚕产业振兴提出一系列创新策略,探寻桑蚕产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之道。
作为山东省传统桑蚕产业的璀璨明珠,莱芜区近年来在推动桑蚕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取得显著成效。调研期间,志愿服务团队深入桑蚕养殖车间,亲身体验桑蚕养殖的每一个细致环节。蚕房内,一排排整齐的蚕架上,幼蚕贪婪地啃食着鲜嫩的桑叶,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团队成员不仅学习古老的蚕茧编织技艺,亲手触摸柔软细腻的蚕丝成品,更深刻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在桑蚕养殖领域的智慧与汗水,这份体验极大地激发他们传承与弘扬桑蚕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在深入调研桑蚕产业现状后,“方兴未艾”团队以“传承文化,启迪未来”为己任,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互动式展览、现场养蚕过程演示及蚕丝制品制作体验活动,将复杂的桑蚕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易于理解的体验形式,让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桑蚕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团队还积极拥抱现代科技,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和在线课程平台,打破传统科普活动的时空限制,让更多人能够随时随地深入了解桑蚕产业的奥秘,进一步拓宽文化传播的边界。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有效提升公众对桑蚕产业重要性的认识,更激发年轻一代对这一传统产业的浓厚兴趣与参与热情,为桑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新鲜血液。
山东中医药大学“三下乡”团队的到来,不仅为当地桑蚕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思路与活力,也赢得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广泛赞誉。公社相关负责人表示:“‘方兴未艾’志愿服务团队队员们以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于探索公社桑蚕产业的振兴与发展之中,用实际行动诠释志愿服务的真谛。无论是深入田间地头的调研,还是精心策划的教育科普活动,队员们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桑蚕产业的传承与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队员们的努力不仅促进桑蚕产业知识的普及与传承,更是为这一传统产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