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综合 > 内容详情

《非遗里的中国》来山东啦 领略齐鲁非遗的非常精彩

2024-12-04 12:11:2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

 

日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推出的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山东篇来到琅琊古城录制。34个非遗项目汇集一堂,展示大美山东底蕴,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34项非遗相聚琅琊

临沂古称为琅琊,是东夷文化的核心发祥地,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这里是诸葛亮、王羲之、颜真卿等文化名人的故乡。这里也是红色文化深深浸润的热土,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沂蒙精神。

春秋时期,这里是齐国的重要城市和军事港口。秦朝在琅琊设郡,这里成为秦36郡之一。东汉时期,琅琊国国王刘京将国都迁至开阳城(今临沂市兰山区),这片地区从此被称为琅琊。西晋末年,琅琊古城为琅琊王司马睿的潜邸。

琅琊古城是体验琅琊文化的大型沉浸式旅游休闲度假区。自2024年2月正式开城营业以来,吸引了众多游客。古城为众多非遗项目提供了展示的空间,让传统文化与景区特色相互融合,为游客提供更深刻的旅游体验。

如今,古色古香的建筑与街区之中,专门设置的灯光、布景搭建起来,为节目的录制做好充分准备。古城风韵与非遗项目相互融合,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山东篇章。

34个山东非遗项目齐聚现场,精彩亮相;近300位传承人来到现场,拿出看家本领展示绝活儿,共同展现出齐鲁大地非遗项目的历史底蕴和时代风采。

这些非遗项目具有山东地方特色,是文化传承、历史发展的生动见证。非遗项目在当地传承发展,融入百姓生活,也通过更多媒介与广大群众“见面”,让更多人发现非遗魅力,感受传承力量。

舞出豪迈气势

秧歌源自春秋时期的“夷狄之乐”,经过汉代“百戏”、唐代“乐舞”、宋代“舞队”至明清“秧歌”的演变,现在保留下来的是传统歌舞的精髓。“世代沿袭谓之风,群居相染谓之俗”,山东秧歌种类丰富,其中以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最具代表性,被称为“山东三大秧歌”。

海阳大秧歌队伍前面,左手抱伞、右手执甩子、身着白袄的乐大夫精神抖擞。海阳大秧歌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以粗犷奔放、热烈欢快,质朴坦率,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著称于世。

“耕田靠拖拖,秧歌靠大夫。”百姓中流传的俗语,说明了乐大夫这一角色在秧歌表演中的重要作用。乐大夫是领头人物,如同军队中的指挥官一样,控制着整个队伍的节奏与进程,负责领导整个舞队、播报节目、贺谢、逗趣等工作。乐大夫在演出中既要有豪迈的动作,也要在大开大合的舞蹈动作中遵守着礼仪,比如,腿向前伸出,但脚必须内扣,以示对观看者的尊重。此外,他们的装扮也有着寓意。“乐大夫表演时手中抱伞、执甩子,老百姓认为,伞是祝福风调雨顺,四季平安,甩子可以扫除邪祟。”海阳大秧歌代表性传承人刁永清介绍。

在海阳大秧歌表演中,有许多经典角色广受喜爱,乐大夫、翠花、货郎、小嫚……曾经,这些角色多由男性扮演,如今,角色扮演者已经不再有性别限制,只要喜爱海阳大秧歌,能够演好角色,都可以参与队伍之中。

过去,海阳大秧歌多在过年、丰收等重要时节上演,以示庆贺的喜悦。如今,海阳大秧歌已经成为更具普及性的活动。“将‘广场性’融入其中,也就是让海阳秧歌成为市民们都可以学习参与的广场舞,可以一年365天都在公园、广场学习、练习海阳大秧歌。”海阳大秧歌代表性传承人王 丹介绍。

丰富内容展现山东特色

潍坊风筝兴于明初,盛于乾隆,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潍坊风筝种类多样,有硬翅风筝、软翅风筝、串式风筝、板式风筝、立体风筝、动态风筝等。其中,龙头蜈蚣风筝是重要的代表之一,它集合了立体风筝和串式风筝的特色,由手工扎制的立体龙头和许多带有龙桄的腰片组成。“挂在墙上是年画,飞到天上是风筝,点亮了的是花灯。”民间俗语生动展示了风筝与年画、花灯的关系。如今,风筝创作形式十分多样,融合多种元素的风筝十分受欢迎。

今年夏天,潍坊风筝、灯彩扎制代表性传承人王永训的作品在奥运期间大放异彩。在法国巴黎巴士底设计中心举办的“龙马风度体育精神——中华体育文化展”上,王永训及团队制作的巨龙成为“点睛之笔”。这条长6米、宽5米的“中国龙”将潍坊风筝和灯彩扎制技艺结合,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让各国友人为之赞叹。

“在灯彩扎制过程中,‘扎、糊、绘’是基本技艺。风筝制作技艺与之相比,多了‘放’这个技艺,即扎制出来的风筝需要放飞才算成功。二者的基本技艺是相融相通的。”王永训介绍。

新石器时代晚期,聊城是东夷人活动的主要区域,当时东夷人的首领蚩尤据说便是一位杂技高手。《史记》记载:“蚩尤氏头有角,与黄帝斗,以角抵人,今冀州为蚩尤戏。”聊城地区是中国杂技的发源地之一,古代杂技就源于角抵戏即蚩尤戏。聊城杂技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主要包括马戏、魔术、表演三大种别,重视腰腿顶功,突出新、难、奇、美、险,艺术风格朴实、英武、粗犷,素有齐鲁英豪之称。

孔子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府菜是孔子后裔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官府菜系,凝聚着儒家文化特色和底蕴,是中国饮食文化中具有丰富内涵和艺术特质的美食文化瑰宝。孔府菜烹饪技艺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72年,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孔府菜用料广泛,做工精细,善于调味,讲究盛器,烹饪技法全面,制作程式复杂。

“孔府菜内容十分丰富,菜品有数千道,而且讲究创新。过去,孔府菜讲究一年四季不重样,年年有新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如今的孔府菜也在不断创新,推出更受大家喜爱的菜品。”孔府菜烹饪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鲍玉东介绍。

“不看戏的花衣裳,也要看柳子戏的光脊梁。”民间流传的俗语表达了百姓对柳子戏中红脸、花脸戏的喜爱。柳子戏是我国戏曲四大古老剧种之一,有600余年的历史,是国家级非遗项目。特别是柳子戏中的红脸秦琼是比较特别的角色形象,这在其他类别传统戏剧中比较少见。

此外,扁鹊脉学诊法、螳螂拳、费县手绣、彩印花布、章丘大葱栽培技艺等非遗项目也将在节目中精彩亮相,为广大观众展现好客山东之情,呈现齐鲁非遗之美。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