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综合 > 内容详情

看见 | 助残筑梦

2024-12-27 10:23:22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

 

从“助残一件事”改革到康教融合模式的探索,从创新就业模式到文化、体育活动的丰富多样。2024年,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每一项措施都精准对接残疾人的实际需求,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与帮助,这些改革与创新不仅增强了残疾人的获得感,更激发了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情与信心,助力他们实现梦想、开启幸福新篇章。

精准施策,“助残一件事”改革暖人心

“您的证件已办理完成,请收好。”用时不到15分钟,临沂市沂水县康复中心工作人员就将一本残疾人证交到了武颖杰手中。家住沂水县沂城街道的武颖杰,就近到家门口的康复中心办理残疾人证,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不仅“只进一门”就办好证件,还同步完成了残疾人就业帮扶申请。在招远市梦芝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通过残疾人服务“一件事”通办机制,办事人员小于一站式为刁先生的父亲办理了二级精神残疾证和疗养院安置手续,还一并申办好了残疾人护理补贴和生活补贴。“没想到以前需要跑一个多月的事,填表的工夫就办妥了,真是太方便了。”

这样的便捷,得益于残疾人服务“一件事”改革。自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将我省列为“高效办成一件事”残疾人服务“一件事”集中攻关和创新示范地区以来,我省在国家清单规定的5个服务事项基础上,拓展增加至12个服务事项集成办理。在县、镇政务服务中心和有条件的社区便民服务站设置残疾人服务“一件事”窗口,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针对出行不便的重度残疾人实行帮办代办,全方位提升残疾人办事体验。目前,残疾人服务12个事项平均办理时间由24天减少到11天,跑动次数由9次减少到1次,办事材料由23项减少到8项,线上线下累计服务23.6万名残疾人。该经验做法被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广,在全国残联和我省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会议上分别作交流发言。全国优化政务服务提高行政效能培训班人员现场观摩我省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工作。

康教融合,点亮特殊儿童未来之光

在青岛市即墨区祥泰学校二年级教室里,10来名残疾儿童正在跟着老师学习生活语文的内容。14岁的郭玉帆坐在第二排,认真地听课。很难想像,她2岁时被确诊为孤独症谱系障碍,5岁时还不会说话,大小便都不能自理。多年来,她在即墨区祥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经过系统的康教融合课程训练,已经能独立在中心学习生活了。如今,郭玉帆已经开始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康复和学习,未来,她还可以在中心继续接受职业教育阶段的康教课程。

这一切的转变,源于省残联与教育部门的紧密合作,共同探索出了一条残疾儿童康教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为众多残疾儿童及家庭点亮了生活的希望之光。我省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24年共为4.45万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服务,为170万名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服务总量和服务率位居全国第一。为了进一步提升康复服务的质量与效率,我省还大力积极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试点,推动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社区康复深度融合;开展“如康家园”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试点,探索重度残疾人康复托养与长期护理保险有效衔接。这些举措无疑为我省的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创新模式,助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

收件、分拣、整理货架、取快件……在德州市德城区一小区的“社区微业”惠残爱心小屋里,孙新华开启了一天充实又快乐的工作。这个“爱心小屋”不仅是社区的快递代收站、垃圾分类回收站,还是残疾人志愿服务站,这里的员工都是残疾人或残疾人家属。2024年,我省探索推广残疾人“社区微业”新路径,通过提供快递服务、废旧物资回收、社区团购等“微业”服务,帮助6300余名残疾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2024年度,我省持续促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不断创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定向招录残疾人公务员20名,2025年设置残疾人公务员定向招录岗位32个。2.4万家单位申报安置8.1万名残疾人就业,较上年度提升10%。依托文化大省资源优势,打造文创机构192家,带动1700余名残疾人就业。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可以走出家门,感受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和尊严,真正融入社会。

文化赋能,提升残疾人幸福指数

“没想到我们也能‘看’电影了。”前不久,盲人王女士参与了残联组织的盲人观影活动,“我们主要是靠听,但是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与此同时,在山东省图书馆视障阅览室,种类繁多的盲文图书、大字版书籍、各类助视器为盲人打开了一扇和外界无障碍沟通交流的窗户。残疾人张先生说:“现在家门口就能免费借阅各种书籍,非常方便。”

公园免费、看书免费、文化场馆免费……2024年,我省持续推进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纳入全省公共文化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加快推动残疾人文化阵地建设。一直以来,省残联与省图书馆建立了长效联络机制,举办全省2024年全民阅读季活动,打造“如康家园图书角”,推动16市公共图书馆建设开展送书上门服务;2024年还举办了山东省“阅见光明”暨第三届“光明阅读”视障读者快闪赛活动,推动视障读者服务联盟一体化建设。

除了阅读服务,我省还持续推进无障碍观影项目。通过与山东大学、山东新数字电影院线公司等部门合作,持续开展“聆听光影”无障碍观影活动和送电影进特校、进社区等公益活动。

此外,省残联还加强残疾人特色艺术基地建设,指导济宁市建立大型传统文化“孔庙·雅乐”演奏团队和临沂市开展沂蒙传统舞蹈编导工作,这些举措不仅弘扬了传统文化,也为残疾人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为了提高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全省深入开展文化进社区、进残疾人家庭“五个一”和文化周等活动。2024年,全省各级举办各类残疾人文化活动774次,残疾人参与人数5.2万人次,各级建设“如康书屋”1060处,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文化环境。

体育强身,残疾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在2024年巴黎残奥会上,我省共有11名运动员参加了7个大项、25个小项的比赛,获得3枚金牌、5枚银牌的好成绩,他们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向全世界展示了我省残疾人运动员的顽强拼搏精神和卓越竞技水平。

2024年,我省残疾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从全省残疾人乒乓球、游泳、田径、举重等四项锦标赛暨全国残疾人运动会选拔赛,到飞镖、围棋中国象棋等四项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为残疾人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舞台和交流平台。

在承办和参加全国赛事方面,我省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成功承办了全国残疾人国际象棋推广活动和黄河流域国际象棋推广活动暨全国邀请赛,并组织参加了多项全国性的残疾人体育赛事,如全国轮椅篮球锦标赛、聋人篮球锦标赛等。这些赛事的举办和参与,不仅提升了我省残疾人体育的竞技水平,也进一步推动了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