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综合 > 内容详情

厚德正商 同梦共筑,打造社会育人新模式

2025-02-25 16:22:05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近年来,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高度重视和支持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关注残疾人事业,助推扶老助残志愿服务工作项目化、制度化、品牌化,将志愿服务精神融入学院文化内涵建设和实践育人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用青年的创造力和志愿的能动力为推动全省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和服务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商科教育与社会责任同行

新时代的商学院要培养践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合格毕业生。工商管理学院积极贯彻这一理念,以助残就业创业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教师提供智力支持、学生开展助残志愿服务,将社会责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始终,形成教师、学生、政府、残疾人企业的系统化商科社会责任教育生态链。

构建“创业手册+志愿服务+学科竞赛”联动体系

编著助残创业手册。工商管理学院在深入了解残疾人就业创业情况的基础上,组织多专业教师和学生编写了《阳光下的第一桶金-创业百日通读本》,通过故事的形式,以更适合年轻人阅读的方式介绍有关创业、企业注册、运营管理、财务管理、电商直播等相关企业管理基础知识以及残疾人创业扶持政策,让具备创业能力的残疾人了解掌握基础的管理知识和相关的政策文件,提高创业成功率或者培养其创业精神。

开展助残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学校开展的“百万大学生进社区”“三千计划”等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助力残疾人创业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工商管理学院以大学生社团为载体,由专业教师带队组织多专业大学生深入社区街道、如康家园、就业基地等进行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宣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活动。

支持开展助残创业项目。工商管理学院发挥商科优势,引导学生以助残为主题参加各类“双创”赛事,形成助残项目孵化与培育。通过引导学生以助残项目参加赛事,建立专业学习与助残服务的良性循环。如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周冲等《同声传爱-打造“会讲故事的盲文纸衍生品”》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杨家林等《“织瑕成锦”—残障人士服装美学设计项目》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银奖,这些项目既起到了引导残疾人创业的作用,也培养了商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打造社会育人的新模式

工商管理学院加强与省、市残联合作,建立高校与残联、教师-学生-残疾人企业等之间的协同机制,以商科大学生助力残疾人创业为项目载体,宣传普及助残政策和创业知识,塑造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信念,传承“齐鲁商业文化”。同时,充分发挥学院商科特色优势,为山东省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提供智力支持,形成人才培养与助残创业协同互惠的社会育人新模式。(通讯员 苏昕 于仁竹)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