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综合 > 内容详情

民族舞剧《大染坊》启动排练 艺术化诠释传统儒商精神

2025-05-19 12:03:4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 实习生 纪建树

 

5月16日,由山东歌舞剧院创排的民族舞剧《大染坊》启动排练。该剧以舞蹈艺术讲述清末民初在淄博周村纺织行业发生的故事,刻画一群山东人拥抱新技术、敢为天下先,凭借厚道、诚信的经营理念,在风云激荡的年代纵横商界的创业历程。

强化地域文化进行二次创作

民族舞剧《大染坊》聚焦传统与现代、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商战争夺与人性伦理、个人奋斗与家国情怀等矛盾冲突,力图展示近代民族工业在艰难中踉跄前行的曲折经历,诠释以义制利的传统儒商精神。

山东作为推动中国第一次印染工业革命的重要力量,在促进资本与工业民族化的进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20年前的经典电视剧《大染坊》以其生动的故事情节、深刻的思想内容、精良的艺术制作赢得了广泛赞誉。这部真实反映山东民族工业历史轨迹的精品力作,至今在主题内容上仍具重要时代价值,在艺术水准上仍具典范意义。

为以舞剧形式对经典进行加工改编和二次创作,使其符合当下大众审美需求,去年3月至5月,山东歌舞剧院先后组织三次创作采风活动,主创团队深入淄博、济南等地,开启创作采风之旅,感受当地民风民俗,深掘文化内涵,为创作寻找灵感和素材。舞剧《大染坊》将诸多山东地域文化符号运用于作品创作当中,全剧将立足丰厚的齐鲁文化资源,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剧目创作秉持守正创新的原则,将工业企业家的形象树立在舞台上,展示山东人坚韧不拔的力量和爱国主义情怀。”该剧导演孔德辛介绍。

据悉,在舞台呈现方面,该剧抓住齐鲁特色、紧扣时代脉搏,设计展现以染坊为代表的近代工业的审美特色,注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过程,表现鲜明的时代性与地域性,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齐鲁文明的突出色彩。

以小见大映射民族复兴理想

本剧在长篇小说《大染坊》的基础上,以陈寿亭为原型,以“染坊”这一近代民族工业作为切入视角,将个人命运与家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描绘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深入碰撞,展现出高度坚韧、乐观、勤恳的“染坊气质”,以小见大展现中华民族在艰难困苦中不屈的奋斗史。

“尺布寸心,染尽一生”,舞剧《大染坊》旨在表现印染大亨陈寿亭的跌宕人生与伟大人格。他从一个小乞丐成长为名震大江南北的染厂大掌柜,历尽坎坷,自强不息,纵横开拓,心怀家国。一尺布一寸心,从他身上折射出的不仅有中国人坚韧不屈的精神,还有满怀创业和报国激情的企业家精神。

全剧以陈寿亭为代表的民族工商业者的奋斗和觉醒展开,利用主人公所从事印染业于乱世经商的传奇故事与剧中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为依托,将布匹色彩的白、蓝、黑、灰、黄、红六色为核心,构建出全剧矛盾冲突与剧情推进,以小见大,将陈寿亭个人的觉醒,映射出全民族矢志不渝的复兴梦想。

在剧中陈寿亭的饰演者刘迦看来,该剧的时代背景包括人物形象与当下有很大的区别,“与电视剧版不同,舞剧《大染坊》将挑战颠覆以往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通过对人物背景、人物层次和人生起伏的塑造,带来全新的视听盛宴。”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同裹一块布的是手足,同披一面布的是国家。舞剧《大染坊》以身体语言塑造民族工业的壮烈诗歌,以强烈的地域特色展现齐鲁文化、工业文明与商业文明背后的人民智慧。值得一提的是,在艺术特色方面,该剧舞蹈以民族舞蹈语汇与当代舞蹈语汇为主。以民族舞蹈语汇与当代舞蹈语汇的融合,增强本土气质与传统色彩,突出当代共鸣与情感表达,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叩响现实主义题材下的身体表达智慧。据悉,该剧将于10月首演与观众见面。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