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荀杨
在威海这座海滨城市,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公益人,他虽身处黑暗,却用心中的光芒照亮无数残疾人的前行之路。他就是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威海市盲人协会主席、威海市白手杖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威海市环翠区温泉镇“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负责人姜新。
“一个盲人眼睛里可以没有光,但他心里必须有光。”这句姜新常说的话,也正是他三十年公益路的写照。从带领盲人创业到托起特殊孩子的未来,从艾草经济到社区融合,他始终秉持“受助-互助-助人”的公益理念,笃定前行。
黑暗中的觉醒:从自救到救人
16岁时,一场意外的医疗事故让姜新一夜之间几乎双目失明,左眼戴2000度的眼镜也只有0.01的视力。他曾痛苦、迷茫、绝望过,但最终选择坚强面对。他走进盲校学习中医推拿,“当指尖第一次触到人体经络时,我仿佛看见了光。”这份光,不仅照亮了他的人生,更成为后来照亮他人的火种。
姜新毕业后回到家乡创业,成立了涌泉盲人推拿中心,带领盲人朋友闯出一片天地,帮助30多名盲人走出困境。姜新深知,公益助残不能止于经济帮扶。所以,他积极投身公益助盲服务。在他的推动下,威海建立全国首条盲人就医绿色通道,组建爱心车队解决盲人应急出行难题,“盲人采摘节”“你是我的眼——盲人节公益助残”“送盲人朋友回家过年”三大助盲活动已持续开展了15年,惠及数千人次。
创新艾草经济:托起心智障碍青年就业梦
2018年,4名心智障碍青年的家长找到姜新,希望他能帮助自己的孩子,就像盲人朋友依靠推拿得以生存那样,为孩子们寻找一条出路。这些十六七岁的孩子,让姜新想起自己因病辍学那段黑暗、煎熬的时光,他决定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他潜心钻研中医传统的石磨艾绒加工技能,2018年10月,他策划推出“石磨艾坊”智力残疾青年职业技能培训服务项目,带领心智障碍青年开始创业。“这些孩子就像未雕琢的璞玉,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适合的舞台。”姜新对石磨进行技术改良,提高了生产效率,还研发了艾草的衍生品,如足浴粉、香囊、艾草精油皂等,并联系媒体开展义卖活动。功夫不负有心人,石磨艾坊的知名度逐渐打开,产品开始走向市场,爱心订单纷至沓来。创业团队也从最初的4人逐步增加到20人。
2021年,省残联等六部门出台了“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建设政策,作为山东省首批辅助性就业示范机构,石磨艾坊步入发展快车道。几年间,温泉镇“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已形成融艾草种植、加工、理疗为一体的产业链。机构内安置了40名大龄心智障碍青年,并成功复制了三处“如康家园”,带动100多名心智障碍青年实现辅助性就业,22名心智障碍青年实现支持性就业。
社区里的融合:构建15分钟爱心生活圈
2023年底,姜新进行了一次家访,结果令他十分震惊。机构内40%的孩子来自单亲家庭,20%的孩子母亲身患重症,所有家长都担心自己离世后孩子怎么办。这让姜新意识到:“帮助残疾人独立生存,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
他创新提出“社区家庭”概念,联合慈善总会成立“艾巢公益助力基金”,打造由轮值妈妈和社区超市、理发店、餐饮店、快递超市、卫生所等诚信商家联盟组成的15分钟生活圈,惠及40余名心智障碍青年。
如今,在温泉镇的社区里,心智障碍青年们熟练地为老人做艾灸理疗,在社区超市独立收银,在“足灸休闲广场”教居民辨识穴位。他们创办的“社区艾文化节”“护童成长营”吸引众多居民参与。正如居民所说:“这里不仅是残疾人的家,更是我们所有人的幸福家园。”
如今,姜新的“如康家园”模式已在威海复制三处,带动全省23家机构加入。这位双目失明的自强模范,用艾草的清香传递着人间大爱,用坚韧的品格诠释着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是否完美,而在于能否成为照亮他人的那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