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
当下,传统非遗与现代生活连接方式日益丰富,成为百姓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日,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布非遗相关数据,呈现平台内非遗相关的短视频内容、视频直播、产品消费、用户互动等情况。从相关报告中可以看出,数字技术的应用为构建非遗互联网平台传播生态提供助力,也为推动非遗传承提供活力。
非遗短视频传播价值获认可
对短视频平台来说,优质内容吸引用户进入,同时增强用户黏性。近年来,优质非遗短视频在平台获得越来越多关注,利用短视频呈现内容的方式也为非遗传承提供有效传播途径。《2025抖音非遗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抖音报告”)对2024年5月1日至2025年4月30日的平台情况进行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抖音新增国家级非遗相关短视频超2亿条,同比增长31%,累计获赞113亿次;1400万网友通过抖音分享非遗体验,相关短视频播放量达7499亿次,平均每天有6.5万场非遗直播。《2025快手非遗生态报告》(以下简称“快手报告”)对2024年5月至2025年4月平台情况进行统计,过去一年快手平台非遗短视频播放量达1780亿次,日均非遗直播约1万场,全年累计观看时长9.8亿小时。
抖音、快手等平台具有高用户参与度以及UGC(用户生成内容)活跃的特征,在社会中具有广泛影响力。过去一年中平台非遗相关视频播放量的显著增长,反映出用户主动借助互联网平台传播非遗的积极性。同时,在平台算法推荐、流量分发机制作用下,非遗相关视频与互联网平台适配性增强,非遗视频“走红”也印证了非遗在用户认知中具备较高关注度与传播价值。
在短视频平台中,对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从业者、乡村文旅行业从业者、抖音非遗相关创作者等人群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使其有意识地将非遗故事讲述得更为有趣,有助于提升非遗传播能力。2025年3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抖音公益,共同组织开展“抖音非遗计划·非遗数字提升”普惠培训活动,旨在培育非遗传播人才,激发非遗创新创造活力,以数字化赋能非遗保护传承利用,推进非遗高质量发展。
孔楼杂技是山东省级非遗项目,在巨野县已有400余年的传承历史。孔楼杂技代表性传承人孔令伟参与培训学习后,以孔楼杂技节目《百尺竿头》等为主要拍摄题材,在拍摄角度、视频节奏、配乐选取等方面进行提升,突出孔楼杂技“高、精、难、奇、巧、险”的风格,有效提升视频传播效果。培训结束后至5月20日,抖音账号“非遗传承人孔令伟”发布29条视频,总播放量1.2亿次,百万次以上播放量作品5条,千万次以上播放量3条。截至发稿前,该账号抖音粉丝数量已从培训前的1700人增至45.3万人。
多方构建非遗传承新生态
借助短视频平台,非遗传播突破传统渠道的局限,借助短视频、直播等轻量化形式融入大众日常信息消费场景,数字技术对文化传播的赋能作用得到实质性体现。在短视频平台,年轻人、银发群体都参与到非遗传播之中,形成一个全民参与、代际交融的传承舞台。同时,平台、创作者与用户共同构建非遗传承新生态,形成良好传播效果。抖音报告显示,抖音中传承非遗的群体越来越年轻化,抖音中共有1294位经认证的非遗传承人,其中30岁以下(95后)达247人,同比增长24%;发布非遗视频的00后数量增长95%。此外,平台上百万粉、万粉非遗创作者数量也持续增长,分别达21%和23%。快手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4月,快手平台非遗创作者数量同比增长21.1%。
在推动非遗传播的过程中,许多自媒体博主账号凭借优质的内容积累大量粉丝群体。博主自带流量为非遗项目传承吸引众多关注。火虎是山东省级非遗项目,是邹城一种独特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舞蹈,距今约240年历史。2025年6月,在抖音拥有2747余万粉丝的传统文化视频创作者南翔发布一条学习火虎并成功表演的视频,取得良好传播效果。截至发稿前,该视频点赞量668.4万次,评论量17.8万条,收藏量42万次。
2024年,网络达人江寻千(九月)、国翠儿、田田剪纸成为“山东非遗旅游推广大使”。今年3月,国翠儿发布视频介绍国家级非遗项目蹴鞠,让更多网友了解现代足球的起源。同月,江寻千(九月)发布视频介绍山东省级非遗项目糖瓜制作技艺,截至发稿前,该视频点赞量201.3万次。今年6月,山东省非遗发展共创营成功举办,近百名抖音创作者、MCN机构、非遗企业、非遗传承人、各市文旅局非遗工作负责人参加活动。活动通过授课分享、对接交流、内容合作等形式,为山东非遗拓宽传播渠道,提升传承人传播水平,激发非遗传播活力。活动上,济南皮影戏等30余项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人与熊游游等抖音账号的40余位创作者研讨下一步非遗内容拍摄规划,预计未来将有更多优秀山东非遗相关短视频在互联网平台出现。
非遗“功能性”作用增加
非遗相关短视频呈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动许多网友。同时,新科技、新玩法也在非遗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抖音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AI类非遗视频数量增长1625%,创作者人数增加1155%。通过特效动画、AI(人工智能)工具、跨界演绎、非遗短剧等创新手法,非遗有了“新面容”。抖音平台上,AI剪纸工具能够让一幅画变成剪纸风格,许多网友在平台分享作品。近年来,短剧、微短剧作为新兴的文艺表现形式得到许多人关注。截至发稿前,平台聚焦民俗的短剧《压岁钱》、讲述汝窑文化题材的短剧《你是我的碗》等播出后得到良好反馈,播放量分别超213.4、318.8万次。
非遗来源于生活场景,如今,借助短视频平台,非遗类产品也融入现代生活,增添非遗色彩。抖音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平台销售非遗商品超65亿单,抖音搜索带动非遗成交量同比增长51%。手工小麻花、手工糕点、宜兴紫砂、景德镇陶瓷、武夷岩茶成为平台最受欢迎的非遗好物TOP5。短视频视觉、听觉呈现效果丰富,为带动非遗与旅游融合提供了重要契机。抖音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生活服务非遗类商家数同比增长187%,非遗团购订单量同比上涨173%,中华老字号商家线下团购订单同比增长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