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综合 > 内容详情

孙祖 在“文”与“旅”之间写就融合新篇

2025-07-16 09:58:0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文/图 王青 王潘阳 

 

“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85年前,在临沂市沂南孙祖镇这片红色热土上,年仅20岁的大众日报记者沙洪作词的一曲《跟着共产党走》,铿锵有力,慷慨激昂。85年后的今天,抗大一分校东高庄教育基地在这里落成启用,代庄红色研学项目落地生根。红色老区孙祖镇探索出了一条“红色引领、同心共建、和美和谐”的新路子,讲述着从“穷山沟”到“聚宝盆”的乡村振兴故事。

红色山村过上红火日子

沂南县孙祖镇东高庄村是《跟着共产党走》歌曲的诞生地,也是抗大一分校旧址所在地,革命历史悠久,红色文化底蕴厚重。近年来,孙祖镇深耕红色资源,弘扬沂蒙精神,致力于打造以东高庄村为核心的红色乡村振兴片区,大力发展集研学体验、特色民宿及商业街于一体的“红色研学小镇”。

“前边是我们村庄的南城门,进入南城门,就是我们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区,徐向前元帅和抗大一分校的学员们曾在这里生活、学习和战斗过……”在东高庄,讲解员正在给前来研学的学生讲述革命先烈的英勇故事。

借助文旅项目的高光,东高庄还做起了手工艺品和农产品的生意。东高庄成立文艺合作社,将社员们手工制作的草编蒲扇、绣花鞋垫、刺绣手绢等精美物品和孙祖小米、沂蒙煎饼等农产品统一进行全渠道销售。对此,东高庄村党支部书记麻厚波有话说:“村合作社和蒙山妈妈成立了非遗工坊。游客来参观,不仅可以现场体验,还可以购买喜欢的手工艺品。”

随着红色文旅项目不断发展,村庄环境得到了大大改善。如今的东高庄道路宽敞整洁,房屋错落有致,广场明亮开阔,小花园、小菜园点缀其间,处处洋溢着宁静与和谐。村民吴大姐笑着说:“现在村里变化很大,过去塌掉的墙,现在垒得板板正正;过去的土路坑坑洼洼,现在都铺上了水泥路、柏油路,多好呀!”如今的东高庄,既彰显出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又展现出新时代新农村的崭新气象,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内外兼修”的生动实践。

“研学潮”遇上“乡村热”

东高庄村的变化仅是孙祖镇大力发展“红色研学小镇”的一个缩影,同样的故事也在代庄村上演着。孙祖镇代庄村曾是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山东军政委员会在此运筹帷幄,山东青年抗日先锋队在此吹响战斗号角。如今,这片红色热土正以崭新的姿态,将革命精神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打造出一张“红色文化+研学体验”的金名片。

驻村第一书记孙富彬说:“在一次日常走访中,村民称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还不如咱村有意思。我受到了启发,发展红色研学旅游的念头也冒出来了。”为了有效激活本土红色资源,在第一书记的推动下,代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组织实施了代庄沂蒙研学村项目,以“代庄红色记忆馆”为核心,沿代庄河打造了一条集红色教育、民俗体验、生态观光于一体的研学产业链。

在代庄村红色记忆馆,前来研学的学生正聚精会神地看着墙上的老照片,听着讲解员讲述那一段豪情壮志的烽火岁月。漫步在记忆馆中,跟随游览路线,在步履之间,时光流转,历史不断前行。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抗日战争时期代庄的英勇红色事迹,还可以感受当下代庄乡村振兴取得的成效。

此外,代庄村还建设了沂蒙红色医疗馆、清廉金融教育馆、青抗先暨沂蒙民兵记忆馆等红色教育阵地。在这里,学员可以深入了解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让“红色山村”经济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采摘经济”与“体验经济”

在代庄河岸,200亩玫瑰花芳香萦绕,有机蔬果采摘园硕果累累,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踏着花香漫步在代庄河岸,只见莺飞燕舞、柳暗花明,小桥流水人家处处藏着代庄村的“致富经”。

“我们特意从市区赶来玩,想带着孩子来这体验一下农耕的乐趣。”一位女游客说。在代庄村,游客不仅可以亲身体验采摘莲藕、草莓、黄瓜等蔬果的乐趣,还能在鲜切玫瑰园进行采摘、创意插花等趣味活动。孩子们看着肥沃土壤里结出的甜美草莓,垂涎欲滴,一边摘进桶里,一边塞进嘴里,甜滋滋的味道让他们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在大棚,种植户肖华也闲不住,正忙着给游客们分拣、装箱草莓。肖华高兴地说:“游客最多的时候,每天达到上百人。”无需出去叫卖,无需动手采摘,种植户只需敞开园门、招揽游客,蔬果便很快销售一空,“采摘经济”的魔力在代庄村发挥得淋漓尽致。

沿着花香小路继续向前探寻,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民俗体验街映入眼帘。在街边,沂蒙煎饼、大锅全羊、马蹄烧饼、烤地瓜等美食应接不暇,酱油坊、豆腐坊、馒头房、酸奶铺子等怀旧店铺目不暇接。

煎饼摊主王姐的鏊子前经常围满了研学的学生,她将玉米煎饼递给孩子:“这一张煎饼,就是抗日八路军的军粮呀。”外地学生惊讶于煎饼难嚼、费牙口之时,也体会着八路军战士们生活的艰辛,粮食的香味抿于唇齿之间,历史在一张煎饼面前悄然铺开。

在民宿体验街,游客不仅可以品尝当地特色美食,还能重温儿时回忆,体验打沙包、跳房子、跳皮筋等传统游戏。不仅如此,这里还有草编、土陶、面塑等手造展示学习区,游客可以亲手体验简单的编织过程,领略非遗文化的传统魅力。

代庄村的蜕变,不仅让红色文化“活”了起来,更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村民以土地入股,参与民宿经营、手工艺制作等项目,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支部书记刘乃君称,自研学项目启动以来,村集体收入增长30%,带动周边百余户农户增收。“过去我们靠种地吃饭,现在靠‘红色旅游’致富!”一位正在民俗街售卖草编工艺品的村民笑着说。

东高庄与代庄的火爆,只是乡村文旅热的一个缩影。孙祖镇以红色研学为引擎,推动“教育+农业+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让革命老区焕发了新的生机。未来,这里将继续深挖红色资源,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沂蒙精神传承高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