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综合 > 内容详情

住建部首发“好房子”建设经验 山东全链条实践成全国标杆

2025-08-06 10:30:45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杨千慧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住房需求已从“有没有”的基本保障转向“好不好”的品质追求。从适老化改造的细节关怀到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从智能家居的便捷体验到社区服务的温度升级,“好房子”的定义不再局限于钢筋水泥的堆砌,而是被赋予了健康、舒适、绿色、智慧、人文的丰富内涵,成为衡量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获得感的核心指标之一。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正式印发《“好房子”建设经验做法(第一批)》通知,消息一出,迅速引发业内热议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份凝结了北京、山东、湖北等15个省份实践智慧的经验汇编,为全国住房品质升级工作提供了经验,意味着住房建设正式从‘量的积累’阶段迈向‘质的飞跃’新阶段。”有业内人士认为。

政策先行 筑牢“好房子”建设根基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正式印发《“好房子”建设经验做法(第一批)》通知,这份聚集了山东、北京、湖北等15个省份实践智慧的经验汇编,系统梳理了政策创新、技术支撑、示范样板、科技赋能、物业服务、产业体系32项成熟做法,每一项做法都凝结着各地在住房建设领域的探索与创新。这些做法既有宏观层面的政策设计,又有微观层面的技术细节;既包含新建住房的品质提升路径,又涵盖老旧住房的改造升级方案,为全国范围内“好房子”建设工作的规范化推进提供了具有普适性、可复制、可推广的权威指导依据。

作为入选“好房子”建设首批经验做法的省份之一,山东省在政策创新领域的探索尤为亮眼。山东率先建立“绿色金融支持+ 公积金政策倾斜”的创新组合机制,通过省市联动试点培育模式等多项举措被列为重点推广案例,为全国“好房子”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政策范本。此外,省内16家银行专项设立“好房子”信贷额度680亿元,对采用超低能耗技术、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给予基准利率下浮优惠,有效降低企业技术升级成本。某房企北方区域负责人张祥在采访中直言,“政策支持让我们敢一次性投入超千万元升级建筑技术,仅济南一个项目就引入了被动式门窗、地源热泵等7项低碳技术。”

针对购房者,山东省在济南、烟台、青岛等多地实施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政策: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高品质住宅的家庭,贷款最高额度较普通住宅提升20%,其中济南单人最高贷款额度从35万元提至42万元,家庭最高从70万元提至84万元。“政策实施半年后,全省改善型住房成交量同比增长将近30%,其中采用‘好房子’标准的项目去化率较普通项目高出15个百分点,充分释放了居民的品质居住需求。”张祥介绍道。不仅如此,福建省住建厅联合七部门建立的“绿色通道”,实现了“土地供应优先、审批流程优化、资金监管灵活”的联动支持。根据相关数据显示,通过并联审批模式,项目从拿地到开工的审批周期压缩至38个工作日,较常规项目缩短近一半。

技术突破 住房品质有了实体标杆

除了政策支持,技术标准体系的完善与示范项目的打造,让“好房子”从理念转化为可感知的居住体验,为行业树立了品质标杆。在技术层面,各地通过建标准、发指引、办大赛筑牢根基。其中,湖北省聚焦产业链协同,制定涵盖住房全生命期的技术标准,从规划到运维全流程规范,并发布《老房子改“好房子”建设指引》,以“新、好、适”三大方向明确改造路径;江苏省发布《改善型住宅设计与建造导则》,从空间、性能、服务三维度提升品质;北京市、甘肃省分别明确关键性能管控和宜居水平提升标准。此外,山东、吉林、河南等地举办的“好房子”设计大赛,吸引数千设计团队参与,“大赛让我们跳出传统户型思维,更关注适老化细节和空间弹性。”从事设计行业多年的李女士分享道。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技术标准与创新理念正通过试点项目得到实践。其中,山东省积极打造新建“好房子”样板,采用“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策略,自2023年起,已先后开展2批次共111个省级高品质住宅项目试点,逐步形成“成熟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培育机制,同时市级项目试点工作也有序开展。这些试点项目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造,再到查验交付与物业运维,全流程践行先进理念,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像济南仁恒CBD公园世纪以3米层高与200毫米厚混凝土分户墙,极大提升采光通风与隔音效果;德州德达绿城瑧月兰庭引入十大品质管控系统,通过四道地库工艺、八道外墙保温工序,夯实建筑质量基础;青岛弗莱·德建公元集成12项低碳技术,实现小区15%能源自给率。

同时,山东省不仅在新建住宅中推广技术创新,更将“好房子”理念延伸至老旧住房改造领域,探索出“低成本、可复制”的升级路径。以济南市市中区二七新村街道梁南社区为例,小区针对冬季室温偏低问题,通过外墙保温层系统性翻新,搭配节能门窗更换,使室内热量散失率降低30%以上,冬季室温平均提升4—6℃,居民取暖能耗同比下降。此外,小区聚焦水电管网老化难题,全面升级耐腐蚀管材与智能水表电表,彻底解决管道堵塞、跑冒滴漏等问题,水电供应稳定性提升至99%以上。“最舒心的是水管再也不堵了,以前三天两头找师傅通下水道,现在打开水龙头哗哗淌水,省心多了。”一市民表示。

服务提质 智慧建设迈向全链条升级

建筑质量、户型设计等构成“好房子”的硬件基础,而物业服务则是让硬件价值充分释放、保障居民居住幸福感的关键支撑。各地通过创新服务模式与科技赋能,持续优化物业服务,为“好房子”注入持久活力。在物业服务领域,山东省深耕“智慧化+ 人性化”双轮驱动,让“好房子”的居住体验从“合格”向“优质”持续升级。在济南、淄博等地的省级试点项目中,智慧物业管理平台已成为居民生活的“贴心助手”。业主通过手机APP即可完成报修、物业费缴纳、投诉建议等全流程操作,平台自动生成工单并指派物业人员,配合GPS轨迹追踪与限时办结机制,将以往“等三天、催两次”的服务响应效率,压缩至“接单即上门、当天必解决”。济南某试点小区居民李女士举例说,“上周家里水管漏水,凌晨一点在APP上提交报修,半小时后维修师傅就带着工具上门了,这种效率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智慧化提升了服务效率,而人性化服务则让社区充满温度。据悉,山东省级试点项目普遍配建的社区食堂,采用“政府补贴+ 成本定价”模式,为居民提供每日三餐,60岁以上老人还能享受8折优惠;日间照料中心配备专业护理人员,解决子女上班期间老人无人照看的难题;共享书房藏书超千册,成为居民休闲充电的“精神驿站”。较为关注的是,济南华山片区项目更是创新“物业+ 养老”服务体系,为独居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上门体检。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助餐上门、家政保洁等定制服务,甚至开通“代购药品、代缴水电费”等暖心代办业务。

住建城乡建设部发布的首批“好房子”建设经验做法中,山东省的政策创新、技术突破、服务升级等实践被多次提及,成为全国住房品质升级的重要参考。业内人士认为,山东经验的核心价值在于“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从金融支持到公积金优惠,从技术标准到试点培育,从产业协同到物业服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好房子”建设体系,为行业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飞跃”提供了清晰路径。对广大居民而言,山东经验的推广意味着更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居住空间将加速落地;对行业而言,山东的探索推动房地产开发企业从“卖房子”向“造生活”转型,加速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设计创新投入。未来,随着山东经验在全国的复制推广,“好房子”将不再是少数人的“奢侈品”,而是更多人的“日用品”,真正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跨越。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