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综合 > 内容详情

受害劳工:“维权,这辈子,我会跟到底”

2025-08-18 10:46:1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杨芳 付英杰

 

“我发你了几张照片,这是我们第一次在日本举办追悼活动。”16日下午,二战强征劳工对日索赔联合会副会长张桂兰告诉记者。如今已经75岁的她,依然奋战在寻找受害劳工及其遗属的第一线。而她寻找受害劳工的经历,也是众多山东寻找受害劳工及其遗属骨干成员的缩影。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注意到,这些骨干成员多数已逾古稀之年。“维权,这辈子,我会跟到底。也希望大家拧成一股绳,一起维权!”张桂兰说。

张桂兰:维权,这辈子,我会跟到底

16日下午,二战强征劳工对日索赔联合会副会长张桂兰发给了记者几张照片,画面是2023年6月1日,“历史·人权·和平”基金在日本首次举办中国受害劳工祭祀追悼活动的场景。

指着其中一张,张桂兰说,“这是一位日本当地的居民,我当时发了言。她在现场听了我们的讲话后,潸然泪下,我当时也掉了眼泪,她后来过来拥抱安慰我……”

“之前家里人总是说,爷爷在年轻的时候撇开家里人跑了,毫无责任心。直到2000年刘连仁团队找到我,我才知道原来爷爷当年是被日军抓了去,死在了日本。一想到这就感觉内心很愧疚,是我们误会了爷爷。”说到伤心处,张桂兰忍不住哽咽起来。

记者了解到,张桂兰的祖父张玉官,就是三菱山东受害劳工之一,死在异国他乡。“家里没了顶梁柱,生活马上垮了下去。奶奶很快就因病去世,只剩下家中三个孩子相依为命,靠捡拾剩饭为生。大伯因吃坏了肚子早早离世,剩下的二人也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张桂兰告诉记者,一看到刘连仁纪念馆里的老物件,自己就会忍不住流泪。“日本政府和日本企业对劳工们欠下的债,我们必须要讨回来。这一段历史,我们中国人、我们的子子孙孙永远不会忘记。会员们都在努力拧成一股绳,执着且令人感动,我想认真地把劳工索赔这件事一直跟下去、跟到底,让所有的受害劳工家庭都能心安。”张桂兰说。

如今已经75岁的她,依然奋战在寻找受害劳工及其遗属的第一线,不过每当她要出去,丈夫肯定要跟上,儿子也多会参加。

张元富:为寻找受害劳工,继续努力

二战强征劳工对日索赔联合会常务会长张元富,今年71岁了,和三年前相比,他变化不大,身体依然硬朗,唯独添了白发。

“当年父亲被强征到北海道挖煤,每天只能领到有限的橡子面果腹,吃不饱是常态。在寒冷的冬季只能两个人合盖一床被子,冻得受不了。”张元富的父亲张百沅非常幸运,他在战后回到了家乡。

“父亲告诉我,北海道冬天的雪特别大,有时候能下到一米半深,在这种天气里劳工们还是要被迫干活,受尽打骂。”据张元富回忆,父亲生前很少向他提起自己被强征去做劳工的经历,只是说在那边受了很多苦,每每提到此事,父亲都会潸然泪下。“父亲去世时跟我说,一定要讨回公道。”

“我们跟随刘焕新会长为劳工讨公道有30多年了。2011年10月份,我们到日本同三菱公司谈判解决劳工问题。虽然后来谈判成功了,但是还有其他的企业,还有35000多名劳工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张元富表示,大家聚在一起开座谈会,目的就是希望日本政府、企业承担相应的历史责任。“全国还有35000多名劳工没有得到应得的道歉和赔偿,下一步我们还会继续和全国受害劳工站在一起,努力寻求迟来的公平与正义,直到取得成功!”

张桂珍:20多年来,找到了将近100人

寻找受害劳工骨干成员里,64岁的张桂珍算是“年轻人”,来自山东聊城高唐北镇村。25年前,她开始协助父亲张丙华寻找高唐附近的山东受害劳工,如今她已是二战强征劳工对日索赔联合会副会长。“不光是三菱受害劳工,还有其他的,20多年来,我找到了将近100人。”

16日,38岁的儿子杨超和她一起来到座谈会现场。“要让年轻人记住中国受害劳工的那段屈辱历史,这也是我们民族的耻辱,我们要加大宣传,像日本731部队那样,让人们永远记住。”

在母子两人的叙述中,记者了解了张丙华的受害经历。当年被抓走时,张丙华年仅15岁,是当时强征到日本受害劳工里年龄较小的。“据父亲说,他看到刘连仁的经历之后,才知道他是和刘连仁坐的同一艘船去的日本,从长崎下的船,然后去的北海道。他一开始在水银矿工作,后来去的煤矿。”“我父亲不是一个人回来的,他带着28个老乡的骨灰,那时候不让带骨灰盒,他是用布袋盛回来的……”“1991年的时候,父亲收到河北大学马列教研部的一封信,想调查中国受害劳工的事,鼓励他站出来说说……”“2000年左右,我父亲收到了王子安(一位山东籍受害劳工)的信,让他帮忙寻找高唐的受害劳工,组织起来共同维权。”

张桂珍说,后来通过王子安,父亲联系上了刘焕新,接着便行动起来,天天骑着自行车寻找受害劳工。“他也不喝水。看着我爸爸这么执着,我是真心疼。我本来在学校教书,当了17年的英语老师,看父亲这个样,我就辞了工作,和他一起找。”张丙华老人76岁离世,给女儿的遗言就是:要和日本政府打官司,要祖祖辈辈打下去。

【点击】

“三菱模式”或成维权样板

中国受害劳工的二代渐已老去,三代力量正在加入,大家的目标只有一个:希望日本政府正视历史,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全面解决中国受害劳工问题。

傅强告诉记者,中国受害劳工与三菱公司和解后,其整体解决模式为下一步其他受害劳工争取权益打下基础,为全面解决中国受害劳工权益问题迈出了重要一步。

为规范赔偿金领取、规避争议问题,此前已专门出台了《山东受害劳工赔偿金发放管理办法》,从申请递交、登记在册、核实发放、争议解决等方面进行规范;同时形成专人专户、定人定款、统一管理、统一发放的制度。

“从全国来看,山东是第一个出台规范受害劳工赔偿金发放管理文件的。”傅强说,不论是出台规范性文件,还是山东受害劳工维权三菱的整体解决模式,他都希望能成为今后全国处理受害劳工索赔的“样板”。

她加入维权“大部队”支持丈夫公益诉讼

16日座谈会现场,首次来到刘连仁纪念馆参观的济南市民李春红说这是她的圆梦之旅。她还有一个特殊身份,傅强律师的夫人。“退休前忙忙碌碌,我只能口头支持他,做点后勤工作;退休后,我的时间也多了,我会加入维权大部队,更加支持他二十多年的公益诉讼。”

“今天很荣幸在抗战胜利80周年前夕来到刘连仁纪念馆,再次深刻地了解历史。借此机会由衷地向刘连仁先生致敬,也向这么多年来为了揭露历史真相而不懈努力维权的在座各位致敬。”李春红表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我们不仅要铭记为抗日战争胜利而牺牲的千千万万的烈士,也要铭记像刘连仁老人一样为了争取和平、争取民族尊严努力抗争的这些人。”

李春红告诉记者,自己平常爱好写点东西,就在今年举行的“今朝杯”抗战胜利暨商河解放80周年征文活动中,她以刘连仁老人的经历为题作了一首诗,《您是一座丰碑》。

听完她的朗诵,全场掌声雷动,会议也走进了尾声。

也许若干年后,很少会有人记得这场小院里的座谈会和每位与会者曾经奔波的身影,但有人会记得:一群人正用三代甚至N代的接力对抗遗忘,用朴素的执念声讨着日本政府不能缺席的正义。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