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
“双节”假期期间,山东省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非遗传承实践活动,将静态展示和动态体验结合,丰富传承实践形式,取得良好效果。
促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
以非遗资源为基础,山东各地结合文旅发展实际,紧扣游客出游需求,在景区、文化场馆、特色街区等游客集中区域,开展非遗传承实践活动,为游客提供特别的出游体验。淄博市颜神古镇景区以“颜神窑火节”为主题,打造非遗沉浸式之旅,推出“入园免费穿汉服、戴簪花”政策,邀请非遗传承人开展琉璃烧制、鼻烟壶烧制、五音戏以及开窑仪式、窑宝竞拍等表演80余场。同时,景区还提供琉璃杯垫制作、拓印、鲁班锁等非遗研学体验,吸引众多游客打卡参与。
荣成市组织开展“非遗迎国庆赤山好风景”活动,剪纸、面花、草编等20余个非遗项目集中亮相活动现场,通过非遗展示展演、非遗好物售卖等多种形式,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了一场兼具山海风情与非遗魅力的国庆文旅盛宴。
与此同时,山东一些地区推出特色旅游线路,将非遗展示体验场所与景区、历史文化街区、乡村旅游点等旅游资源有机串联,形成多元化融合模式。东营市垦利区推出“黄河口非遗三日游”文旅线路,包含东宋裕农草编、皇井坊核桃酱油五谷食醋等十余个非遗项目的参观体验,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了深度体验黄河口非遗独特魅力的机会。
推动文旅消费提质效
假期期间,山东各市广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展览销售活动,有效激活非遗经济活力,推动文旅消费提质扩容,取得良好实践效果。作为山东省“非遗好物·国潮焕新”四季非遗购物月第四季度的重要活动,2025年日照非遗嘉年华在莒国古城盛大启幕。活动以“非遗+国潮”为主题,为莒县过门笺、莒县周姑戏等102个非遗项目设置展示空间,推出非遗美食、文创、市集等六大板块,并创新推出“古城穿越玩法”和夜间演艺项目,极大丰富了游客体验。
临清市组织开展“天下运河·非凡临清”2025大运河(临清)地方菜文化艺术节暨非遗美食现场交流活动,除临清本地非遗美食以外,还邀请了老济南非遗花酥、鸿熙居布袋鸡、一吊钱熏鱼、太谷饼、海二八宴席、八大碗等百余个其他地区的非遗项目参与。此外,活动还设置了名家票友演唱会、汉服大赛、景区NPC+趣味游戏互动、非遗演艺等环节,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了一场融合运河文化、非遗美食魅力与现代艺术的沉浸式视听盛宴。
创新非遗实践形式
各市积极探索非遗传承创新路径,通过多元化形式创新激发非遗传承活力,推动非遗在新时代实现更广泛传播与发展。一些地区结合双节氛围与地域非遗特色,打造专属非遗主题节日活动,将非遗元素融入节日场景设计、民俗仪式开展等环节,通过集中展演、互动体验、文化研讨等形式,让市民游客在参与节日活动中深度感受非遗魅力,有效提升非遗的节日关联性与公众参与度。
“双节”假期,青岛2025年第十二届王哥庄大馒头节拉开帷幕,组织王哥庄大馒头、海米加工制作、崂山茶制作技艺等20余项非遗参加非遗市集展示展销活动,举办了花样馒头大赛、2025中国花样馒头非遗技艺大赛暨花样馒头技艺交流会。同时,活动还推出“栖山海—品馒香—寻海—探茶韵”主题旅游线,串联王哥庄大馒头非遗工坊体验、茶文化观光等特色非遗元素,将传统文化体验与乡村风光结合,提升旅游供给品质。
德州市宁津县组织开展第十一届宁津蟋蟀文化节暨第二届杂技古会文旅促消费主题活动,宁津剪纸、刘秀宽蟋蟀叫罐传统制作技艺等10余个非遗项目集中亮相活动现场,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了融合杂技古会、蟋蟀文化节、非遗展销活动的综合旅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