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白鑫燚

董梁高速沈新段上跨瓦日铁路转体桥成功转体
董梁高速公路距离全线通车再进一步!21日上午,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中铁十四局承建的董梁高速公路沈海至新泰段关键控制性工程——上跨瓦日铁路立交桥顺利完成转体施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现场了解到,董梁高速沈新段全长197.108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20公里。建成后,董梁高速公路也将实现全线通车。
董梁高速沈新段起自青岛西海岸新区董家口枢纽,东接既有董梁高速董家口至沈海高速段,全长197.108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20公里。
21日上午在位于临沂市的项目现场,据山东高速集团董梁沈新项目办工程技术部负责人张建亮介绍,该转体桥为主跨80米+100米的双向不平衡矮塔斜拉桥,重达2.5万吨,转体长度达177米,需逆时针旋转67.4度,为山东省内最长不等跨斜拉转体桥。
记者了解到,瓦日铁路又称晋豫鲁铁路,是连接山西省吕梁市与山东省日照市的国铁Ⅰ级重载铁路,途经晋、豫、鲁三省,与京广、京沪等干线互联,是世界上首条按30吨轴重重载标准建设的煤炭运输通道,更是“西煤东运”核心通道。据董梁沈新项目跨瓦日铁路立交桥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王向建介绍,该桥梁紧邻瓦日铁路营业线,桥体边缘距铁路栅栏最近处仅12.9米,这意味着安全管控与施工组织面临双重挑战。
“为高效有序推进桥梁施工,项目统筹谋划、强化施工组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与各工序施工工艺,创新采用国内第七代双侧双向抗滑拉索体系,延长斜拉索的使用寿命,有效保证桥体质量。”王向建告诉记者,为保证该转体工程顺利实施,转体施工前,运用BIM技术构建三维模型,对转体全过程进行反复模拟推演,精准预判每一个受力节点与姿态变化,转体过程中,依托北斗实时监控系统,对桥梁转角、桥梁姿态等关键参数实施毫秒级捕捉与动态调整,最终历时65分钟精准完成转体对接,为复杂环境下跨铁路施工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板。
据山东高速集团董梁沈新项目办工程技术部负责人张建亮介绍,董梁高速目前已建成董沈、新宁、宁梁三段,仅剩沈新段未建成。该项目建成后,董梁高速也将实现全线通车,助力山东省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互联互通,鲜活海产品、鲁西特色农产品等可实现当日送达,沂蒙特色旅游景区将迎来新的发展前景,对促进沿线城市间深化产业合作、文旅交流等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