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
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总体呈上升趋势,市民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管理是关键。根据山东省卫生健康委消息,目前我省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流行高峰期预计出现在11月底或12月初,总体大概率仍保持季节性流行水平。对当前全省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态势,公众应积极应对,全力打好冬季健康保卫战。
流感为主,流行高峰期提前
上午10点,济南市中心医院儿科门诊输液室内不少患儿在家长陪同下正在输液。一位家长告诉记者:“最近有不少人都‘中招’了,孩子班里有很多发烧请假的。”记者了解到,近期儿科门急诊接诊量明显上升,大多数患儿为呼吸道感染。
“据有关监测数据,与我国北方省份情况类似,近期,山东省流感病毒活动水平已呈现上升趋势,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检出率也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而新冠病毒感染持续呈现下降趋势,预计将继续保持低流行状态。”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传染病防控处处长孟君介绍,专家研判,山东省今年冬季仍将呈现以流感为主、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交替或叠加流行态势,流行高峰期预计出现在11月底或12月初,较上一年度可能略有提前,发生个别聚集性疫情的可能性增加,但总体大概率仍保持季节性流行水平。目前,山东监测到的流感病毒型别以甲型H3N2为主。
山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主任技师刘倜介绍,当前,全省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等存在一定水平活动。综合来看,今年全省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预计总体平稳,仍将呈现以流感为主、其他呼吸道病原叠加或交替流行的趋势。
据了解,呼吸道传染病在冬季进入高发期,与环境条件、病毒特性、人体自身及生活习惯改变有关。冬季气温低有利于病毒存活,在外环境中存活时间较长,增加了传播给人的机会。此外,冬季日照时间缩短,阳光中的紫外线强度减弱,而紫外线是自然环境中灭活病毒的有效因素,其作用的减弱也为病毒在外界延长存留时间提供了条件。研究表明,病毒等病原体具有喜冷怕热的特点,在寒冷干燥的空气中能保持更长时间的稳定性。“冬季气候变冷、干燥,冷空气等因素对呼吸道黏膜造成损害,纤毛的清除能力变弱,致使人体呼吸道防御屏障功能减弱,病原微生物更容易滞留在气道,为病原体的侵入造成可乘之机。”刘倜介绍。
“多病共防”,就医有温度
为积极应对今年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省疾控局从今年9月起就应对呼吸道传染病流行进行专题部署,建立防治应对和定期会商机制,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会同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等部门,指导各地各单位压实“四方责任”、强化联防联控,聚焦重点场所、重点人群以及节假日等关键节点,落实落细“多病共防”各项措施,全力应对呼吸道传染病流行高峰。
在监测预警方面,实施“多病种同监测、一样本多检测”,依托发热门诊和哨点医院开展日监测、周分析、月评估,动态研判风险,确保聚集疫情早发现、快处置。通过这种精细化的监测方式,能够及时捕捉到疫情的早期迹象,为疫情防控争取宝贵的时间。
在医疗救治保障上,启动医疗资源日调度,不少医院积极推行特色门诊模式,以应对就诊高峰。例如,日照市人民医院创新性推出“潮汐门诊”服务,针对性开设心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慢特病门诊六大高频需求科室的晨间门诊,时间为早上7点30分,比常规门诊提前半小时开诊,精准覆盖上班族、学生群体及老年患者。除了晨间门诊,中午12点至14点的午间门诊同样人气十足,针对无法请假的上班族、异地就医患者等群体,医院专门开设生殖医学科、中医颊针等特色科室午间门诊,让市民利用午休碎片时间就能解决就医需求。
而在儿童就医保障上,部分医院还开设了儿科“夜间延时门诊”“夜间专病门诊”等。上月中旬,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科夜间延时门诊正式投入运行,将医疗资源向患儿就诊高峰期倾斜。每天17:30至20:00是延时门诊时间,由具备资质的儿科专业医师轮值,保障诊疗规范与服务质量。据介绍,该院持续探索便民惠民举措,结合儿童患者就医特点,推出这一延时门诊,为的就是更好地满足儿童就医需求,解决“上班族”家庭在孩子生病时“请假难、就诊难”的现实问题。
已接种流感疫苗323万剂次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山东省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处处长孟君呼吁,60岁以上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应在入冬前尽快完成流感疫苗的接种,为身体建立“免疫防护墙”。
今年,山东省进一步加大了流感疫苗的接种宣传和推广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普及流感疫苗的重要性和接种知识。各地卫生健康部门和疾控机构积极组织接种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等设立了多个接种点,方便群众接种。
同时,为了提高接种效率,减少群众等待时间,部分接种点还采用了线上预约、分时段接种等方式,优化接种流程。此外,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还提供上门接种服务,确保重点人群能够应接尽接。今年9月以来,全省已接种流感疫苗323万剂次,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183万剂次,中小学生接种27万剂次。目前,全省流感疫苗储备充足。
中医药防治方案将发布
中医药在防治呼吸道传染病方面具有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山东省积极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制定中医药防治方案,为冬季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提供有力支持。目前,山东省中医药防治方案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预计不久后将正式发布。该方案将根据不同人群的体质特点和疾病症状,提供个性化的中医药预防和治疗建议,内容包括流感的中医辨证论治、预防方药、食疗及起居调护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刘学介绍,中医预防流感的核心在于“扶助正气”与“避其邪气”。扶助正气方面,推荐普通人群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以生黄芪、白术、防风等为主的扶正固表方药。避其邪气方面,应遵循“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的原则。
在治疗方面,应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舌苔、脉象等特点,辨证施治。早期发汗排毒、中期控制炎症、危重期强力退烧、最后调养恢复,是中医应对外感病的完整治疗思路。刘学表示,在治疗方法上,今年立秋以来降水较多,气温骤降,可能会出现倦怠乏力、胸闷、纳呆、呕恶、便溏等症状。临床治疗可选用羌活、苍术、厚朴等药物以辛温解表、散寒除湿。若病程进一步发展表现为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烦躁、口渴等症状,此时可选用麻黄、桂枝、苦杏仁、生石膏等药物治疗。
对儿童来说,本身生长发育旺盛,阳气偏盛,流感多表现为发热、咽痛、烦躁、舌偏红等热象,而非单纯寒湿困阻。因此儿童治疗中常侧重解表、清热、化湿,常用柴胡、葛根、金银花、藿香等药物。
日常生活中,可通过中药代茶饮(如气虚用党参苏叶茶,阴虚用百合桑菊茶)和食疗(如黄芪山药鸡汤、百合莲子银耳粥)调养体质。同时,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导引术,能有效增强免疫力。
此外,刘学提醒,立冬之后,天气逐渐寒冷,应顺应节气特点,早睡晚起,避开阴寒之气,以利阳气潜藏。精神上保持宁静、快乐。可选择进行运动量较小,时间稍长、舒展缓慢的运动,以避免出汗太多,发泄阳气。以规律作息、饮食有节为基础,配合适度锻炼与情志调摄,再根据个人体质选择中医药防治方法,可以固护正气,有效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