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琳
11月21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重点提案督办工作情况。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省领导和部门负责同志分别带队,组成15个督办调研组,将重点提案中的114条建议转化为345条具体措施。
发布会上,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刘晓钟介绍,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重点提案督办工作,坚持聚焦中心大局、注重全程协商、强化跟踪问效、突出成果转化,目前省领导领办督办的15件重点提案以及联动督办的38件同类提案均已全部办复,答复满意率100%。
据了解,我省高度重视省政协重点提案督办工作。省领导和部门负责同志分别带队,组成15个督办调研组,带领提案者和部分省政协委员,联合23个承办单位深入16市64个单位、企业、村居、项目现场开展实地调研,组织召开15场重点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通过督办察实情、听意见、解难题、增共识,将重点提案中的114条建议转化为345条具体措施。
我省实行“点题式领办+同类提案合并督办”,放大督办效能。遴选部分紧扣中心工作和群众关注的提案,由省领导结合关注领域和分管工作挑选点题,制定重点提案督办工作方案,明确责任要求。同时,强化督办过程管理,贯通“办前、办中、办后”各环节。推行“办前预协商”机制,组织提案者、承办单位及相关方进行沟通,明确提案核心诉求、办理难点和预期目标,为后续协商打好基础。办中实行“双月调度+动态跟踪”,线下每两个月调度一次,协调解决提案督办难点问题;线上通过山东通提案一键通系统,实行“红黄绿”三色提醒,对办理进度进行动态跟踪与实时反馈。办后强化督办效果管理,建立办理台账,细化答复时限、要点、满意率等硬性指标;组织召开提案办理推进会,督促承办部门按时保质完成办理任务。
“承办单位普遍认为,重点提案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与全省中心大局和部门重点工作思路契合,对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各相关承办单位把重点提案办理与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提出的改革要求结合起来,与业务工作一体谋划推进,把提案办理成果转化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针对“促进新质生产力与传统产业融合”提案,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在出台人工智能赋能13个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推进方案和28条政策措施中认真吸收相关建议。省商务厅充分吸纳“推进我省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案中的建议,大力引进首店首发首展,支持济南市引进希思黎、巴黎世家等品牌首店超400家。
此外,重点提案促进一批事关民生改善的重点难点问题解决。刘晓钟介绍,今年的重点提案中,直接涉及民生领域的有3件,同类提案17件,相关部门将提案办理作为听取民声、回应民意的重要途径,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比如,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服务’的提案,省司法厅等部门组织开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法律援助‘安新行动’等活动,有效满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法律服务需求。关于‘推进社区和家庭适老化改造’的提案,省民政厅等部门在编制制定《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导引》《山东省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实施方案》时充分采纳提案相关建议。关于‘推进我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案,省卫健委认真研究采纳,指导9个项目医院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持续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国家级、区域级优质医疗服务。”
省领导通过提案督办,深入了解基层实际情况,推动有关部门决策更加科学民主,使政策措施顺乎民意、合乎实际。我省就促进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深化山东—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等问题,编制制定《面向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的多河流入海试验方案》《关于深化与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的实施意见》等8个政策文件。结合“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推动我省特色农作物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提案办理,以省政府名义出台《关于推动全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积极构建“一县一策”“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