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国有文旅企业是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针对文旅企业,政策端多次提出要“协同发展”,建立高质量发展联动机制,以强化国企使命担当,引导企业提升战略资源整合能力,强健实体经济发展根基,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今年的山东“两会”上,省政协委员,山东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洪雷带来的提案聚焦文旅产业发展,建议以产业链思维建立我省国有文旅企业协同发展长效机制,形成战略匹配、产业协同、优势互补的发展共同体。
近年来,我省国资系统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为目标,积极培育引领型支柱型企业集团,在省级层面的文化旅游板块重组整合成立山东文旅集团。目前山东文旅集团经营业态已实现吃、住、行、游、购、娱等领域全布局,资产规模达123.83亿元。
与此同时,各市也在加大优质文旅资产的并购重组力度。据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数据,截至目前,全省16市有13市设立了市国资委直属的国有文旅企业(集团),另外3市中,烟台文化旅游发展集团隶属烟台市轨道交通集团,临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隶属临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德州市尚未成立市属文旅企业(集团)。此外,各县(市、区)设立国有文旅企业61家。从资产总额看,截至2021年底,77家国有文旅企业资产总规模3925亿元,营收218.9亿元,实现利润2.3亿元。
高洪雷指出,目前我省国有文旅企业整体实力偏弱,龙头地位不明显。相较同行业头部企业,山东国有文旅企业资产规模依然较小,“龙头”地位不明显,“首位度”不高,在全国旅游集团20强中难以进入前15,与我省文旅大省地位不匹配。与此同时,我省文旅产业链布局仍有待完善,主要表现在优质资源过度分散,缺少统一的品牌策划与联动协同,整体品牌效益不强,资源整合能力不足。
“为了提升我省文旅产业影响力,国有文旅企业间也在尝试整合优势资源,通过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成立‘联盟’等方式实现多形式、跨地域、常态化的合作,但效果不佳。”高洪雷说,从实际效果看,此类协议多为短期行为,模式单一、深度不够,缺少可持续性,对各企业的发展赋能有限。
针对这种情况,高洪雷建议要推动建立我省国有文旅企业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打破条块壁垒,实现协同发展。
要提升龙头企业“首位度”,做强做大骨干文旅企业。建议支持山东文旅集团通过兼并、重组、协同等方式,集聚优质文旅资源、优质产业力量,做强做优做大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尽快打造成为山东文旅企业旗舰。建议通过市县国资系统持有山东文旅集团股权的形式,积极推动各级国有文旅企业加入山东文旅集团,实现多方共赢,提升全省文旅产业发展质量。
推行全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增强抗风险能力。现代产业链强调企业的全方位协同、专业化分工和多元化合作,建议遵循行业互补分工、要素交叉融合的原则,深度挖掘地方资源优势,避免同质、低效竞争,积极推动文旅与体育、工业、康养、航空、教育、研学、科技等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最终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生态。
高洪雷还建议,应细化完善协同发展的政策支撑。建议由省国资委、省财政厅、新动能基金、省属企业及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等方面共同推进成立文旅产业发展基金,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支柱地位。健全国有文旅企业协同发展的配套措施,如将协同发展纳入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形成强有力的激励约束和内容评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