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豹评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视频  |  映像  |  周刊
首页>山东频道>政经 > 内容详情

【2023年终特刊】引领文明实践新风尚

2023-12-25 09:37:0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佳宁

志愿者唱出了城市的文明新风;传统文化扩大了文明的“朋友圈”;小驿站温暖了山区学子的求学路……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济南市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发挥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特殊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独特优势,成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指挥部,指导区县(功能区)组建相应的机构队伍,配齐工作力量,形成上下联动、各方协同的强大合力,促进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书写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济南“答卷”。

让城市注入“文化烟火”

“如果您喜欢唱歌,邀请您来历下区高歌一曲;如果您擅长弹琴,欢迎您来历下区抚琴一首……”这是“历下鸣蛙”文艺志愿服务联盟公开招募令中的开篇语,一经发出,便点燃了众多文艺爱好者的热情。

政府“搭台”,志愿者“唱戏”。这是济南市历下区凝聚文艺力量,推动广大群众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主角”的一次探索和尝试。为引导广大文艺志愿者参与文明实践、奉献艺术才华、服务人民群众,今年来,历下区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打造“歌声里的历下”文明实践主题活动,组建“历下鸣蛙”文艺志愿服务联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向市民和游客展示真实、立体、热情的历下,展现更加自信、可爱、活泼的泉城市民形象。

“群众在哪里,哪里就有歌声,‘历下鸣蛙’在哪里,哪里就是舞台。这是活动开展的初衷,也是‘历下鸣蛙’文艺志愿服务联盟的宗旨。”历下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就是用文艺的独特方式,让音乐、曲艺、戏剧、舞蹈、摄影等多种艺术,浸润进市民的日常生活中,传递文明之美、生活之美、艺术之美。

据悉,“历下鸣蛙”文艺志愿服务联盟由高校艺术团、艺术院系学生、社区文艺志愿服务队、社会各界艺术团体、文艺爱好者等关心支持历下文艺志愿服务的社会各界人士自愿组成,广泛开展“为民惠民乐民”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深入打造文艺志愿服务品牌,演出时长灵活,形式多样。演出过程中的精彩节目,也将通过历下融媒传播矩阵宣传展示。

把“音乐厅”“大剧院”搬到街头、社区,将“文化盛宴”送到百姓身边,这不仅是增添城市“文化烟火气”的浪漫举措,也是历下丰富市民生活矢志不渝的追求。近年来,历下区聚焦市民所需,先后搭建了山东手造元剧场、百花洲露天剧场、八号院露天剧场、文体中心剧场等大型演艺场所,打造了13个街道综合文化站、122个社区文化中心,全区目前共有文化队伍300余支,专兼职演出人员800余人。

以“凡有泉水处,必有丝竹声”为目标,此次开展的“歌声里的历下”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历下更是聚焦市民需求,首批免费开放泉城路商业街特定区域、山东手造二楼元剧场、柒坊巷北广场舞台等场所,作为“历下鸣蛙”文艺志愿服务联盟演出地点,并将在周末节假日特定时间,为市民游客呈现精彩纷呈的视听文化盛宴。

此外,历下区还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扎根在群众身边的优势,选取满足条件的实践阵地作为演出场所,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艺志愿服务。同时,区文旅局以文化馆、图书馆和基层文化服务站为依托,为“历下鸣蛙”文艺志愿服务联盟提供更加多元的演出地点,进一步扩大“歌声里的历下”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影响力。

“齐鲁古道”融入生活

小山村里,大戏台上,京剧、川剧、章丘梆子、五音戏,名家名曲轮番亮相;戏台下,群众热情高涨,座次有序。今年,第五届石匣过半年乡村振兴戏剧节开幕式在济南市章丘区官庄街道石匣村举行。

农历六月二十过半年,是当地人数百年来的重头戏。备行头、排节目、宰伏羊,石匣村村民们为过半年这场文化“好戏”精心准备,紧张忙碌。从每年的六月初便开始“拉弓起弦”,一直要持续到“半年”这个正日子。山村大戏台上,京剧、川剧、章丘梆子、五音戏,名家名曲轮番亮相,戏台下群众热情高涨人气爆棚。记者了解到,自2019年第一届石匣村过半年开始,游客数量从最初的几百几千到三万、十五万、三十万,连续四年的成功举办吸引着更多的人来到这里。石匣村以历史悠长的时代印记、绵延深厚的文化底蕴、除旧立新的发展思路迅速扩大“朋友圈”,将传统村落节庆打造成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全民”盛典IP。

如今,这场“好戏”逐渐走出群岭环绕的大山深处,更成为章丘打造“齐鲁古道”文明实践展示带的重要一环。

“齐鲁古道”文明实践展示带位于齐长城脚下,章丘区以齐鲁古道为中轴线,坚持“整合资源打造亮点、立足示范创出特色、文明实践遍地开花”的思路,把历史传统文化与文明实践资源有机结合,打造“一廊五区”,串联锦屏山风景区、东峪翠谷风景区、三德范传统村落、千年流苏古树、五音戏博物馆、友谊葫芦文明实践基地、舜耕九州休闲农庄、时养山居民宿等传统村落。

求学路上有温暖驿站

正值冬季,气温骤降。早上,济南市莱芜区高庄街道北王庄村一拨等待校车的学生在欢声笑语间走进村头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学生驿站”,提前开启的空调让他们感觉格外温暖。在驿站内,学生们或交流学习或聊天休息,家长也可以通过室内监控视频随时关注他们孩子的一举一动。

近年来,莱芜区聚焦山区学生“候车无所”问题,发动社会公益力量,推广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学生驿站”项目,解决孩子接驳环节难题,力争年底建设143个驿站,到2024年实现偏远地区学生驿站全覆盖,全力打造学生候车“安全岛”“避风港”。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莱芜区建成启用57处学生驿站,涉及高庄街道、鹏泉街道、牛泉镇、茶业口镇、和庄镇,服务校车48辆、线路96条,联通中小学校17所,惠及学生3500余名。

“学生驿站既是关爱农村孩子成长的民心工程,也是凝聚社会关爱的公益品牌。”莱芜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周光东介绍,莱芜区广泛发动,公开发布“学生驿站”志愿服务项目,运用项目化、产品化、公益化手段,广大爱心企业踊跃捐助、参与建设,凝聚起学生驿站共建合力。这个驿站既解决了群众身边的小事,也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全环境立德树人方面探索了一条社会育人新路径。

记者来到已投入使用的第一所学生驿站看到,驿站建在路边校车乘车点旁,移动板房约有教室大小,内设桌椅板凳、饮水机、图书角和空调,学生们可以在里面取暖、休息和学习。除保障学生上学放学正常使用外,学生驿站拓展驿站服务功能,在寒暑假期间组织开展“大手拉小手”托管服务,把驿站作为学生日常学习交流的公共平台;引导户外劳动者和群众在驿站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把驿站作为群众日常休息休闲聚会的精神加油站;以各村党小组为单位,经常组织党员、群众在驿站开展谈心谈话活动,把驿站作为群众商事议事的矛盾调解室。

学路漫漫,爱心相伴。莱芜区推广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学生驿站是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系统集成改革的具体实践,是解决群众身边小事的暖心工程。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