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和传递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共同情感、经验智慧。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打卡各大博物馆、体验非遗文化成为不少国内外游客的必选项。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底,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56名。
不仅如此,截至2022年,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3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贡献了中国色彩。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董事长、山东华信工贸集团董事长拜文汇认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做好非遗的国际传播是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的一项重要手段和方式。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有利于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拜文汇说。
围绕顶层设计方面,拜文汇建议,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成立由文旅部门牵头,外事、教育、科技和新闻出版等多部门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传播工作领导机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督促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传播工作;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传播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分工、时间节点、责任主体、考核评价等;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传播工作信息共享、协作配合、联动推进的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出台政策“组合拳”支撑。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传播的技术支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高国际传播的效率和质量;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传播的法律保护,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制度,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版权登记、申请、维权等工作,防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侵权和滥用;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传播的资金投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重点项目、重点领域、重点地区的国际传播工作。
发挥多元主体作用,建立完整的文化传播体系。支持国家级非遗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传承体验中心、非遗工坊等设施场所开展国际传播活动,提供政策指导、技术培训、资金支持等;支持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非遗社会组织、非遗企业、非遗志愿者等民间力量参与国际传播,提供创意指导、专项技能培训、新技术辅助、多维推广渠道等“订单式”服务;支持高校、科研机构、文化机构、媒体机构等专业机构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项目申报、成果展示、学术交流等;启动“非遗民间力量国际交流示范项目”,筛选优质非遗民间国际交流主体,形成一批保护传承好、文化底蕴深厚、沿线民众接受程度高的非遗民间国际交流标杆,引领我国非遗民间力量国际交流高质量发展。
拓展多维渠道,强化双向发力。利用好国际会议、国际展览、国际节庆、国际比赛等重大平台,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产品的展示、演出、体验、交流等活动,增强非遗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充分利用“高教出海”“职教出海”,充分利用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布局,如职业院校的海外分校、班·墨学院、鲁班工坊等教育文化载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海外推广,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接受度;利用网络媒体、社交媒体、新媒体等数字化平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线上展示、互动、教育、推介等活动,增强非物质文化的国际参与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