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豹评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视频  |  映像  |  周刊
首页>山东频道>政经 > 内容详情

科技赋能,向“新”而行 山东高速激活发展新动能

2024-07-05 11:24:0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白鑫燚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今年,山东全力推动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推动交通运输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头部企业,山东高速集团以“创享美好之路”为使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迎接数字经济浪潮,大力发展智慧交通,为高速公路“建管养运服”谱写着崭新的历史篇章,勇当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的开路先锋。

实时监测、自动报警

智慧高速创新“黑科技”

交通运输业的焕新升级必须依靠创新性、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近年来,山东高速集团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智慧交通、智能建造、绿色管养、装备研发、新材料、交通领域双碳”6个重点方向,开展“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升级工程、高质量研发载体建设工程、成果转化示范区建设工程、创新生态样板区建设工程、科技创新人才梯队建设工程”5大创新升级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作为交通“黄金动脉”的高速公路,支撑起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打造便捷、高效的出行环境,山东高速集团推出“济青中线高速公路零碳智慧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形成了智慧云收费系统,通过精准计费、集中化管理和平台化运营监测,使整体通行效率提升了30%以上。“该技术已在济潍、济菏、临临等高速公路上成功应用,开通37个智慧云收费站,极大地提升了收费站通行能力、出行体验、交易效率、运管水平和安全性能。”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此外,为及时处置高速公路上的突发事件,山东高速集团淄博发展公司通过联合高速交警、高速路政构建了“一张网、一盘棋、一体化、一条心”协作交流平台,高效整合路警人力资源,建立一体化巡查机制,运用监控、AI、徒步、车辆等线上、线下巡查方式,对恶劣天气应急保通、交通事故、路损案件、道路环境等影响公路安全通行的信息整合共享,有效解决巡查时段重合、巡查路段覆盖率低等问题。

目前,山东高速集团开发并应用的公路基础设施健康安全监测预警一体化平台已投入使用,已实现济潍高速重点桥梁、隧道、边坡和路段的实时监测和险情自动预警。

“统筹考虑济潍高速施工期建设安全、运营期科学管养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需求,采用北斗定位、测量机器人等新型监测技术,构建了重点高边坡、采空区桥梁、典型道路及隧道段落自动化监测系统,实现对各结构物关键指标的精准感知。”据山东高速集团科技创新发展部副部长栗剑介绍,利用光栅阵列分布式传感技术,山东高速打造了路、桥、隧及匝道分流多种试验场景及全国首条光栅阵列传感监测智慧隧道,实现了桥梁、道路全域的分布式实时动态监测。

与此同时,公路基础设施健康安全监测预警一体化平台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底座,融入了多种深度学习模型,打造了监测成果3D展示、数据智能分析、精度主动预警、风险科学评估等特色功能,实现了边坡、道路、桥梁、隧道全专业健康安全状态的一体化管理。

“监测预警平台现已接入30余类、3000余个自动化传感器数据,有力支撑了济潍高速项目基础设施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并在济菏、南绕城、董梁等多个高速项目中推广应用,提升了公路基础设施健康安全保障水平。”栗剑说。

线上审批、一键推送

开启“数智监管”养护新时代

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获悉,今年山东将全力推动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以科技创新生动力,以建设智慧交通增动能。实施智慧交通示范行动,加快推进交通运输智慧大脑建设,强化业务系统协同应用。推动交通运输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运输服务数字化水平,还将组织开展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及智能养护提升专项行动。

“山东高速公路之所以长期保持平整和养眼,养护工作功不可没。”山东高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信息化赋能,数字化驱动,构建智能化养护体系”为蓝图,山东高速加强数据采集、数据底座和数字化应用三种能力建设,养护水平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在高速公路管养方面,山东高速从路警协同、数智赋能、现场作业、数据汇集等方面,实现养护作业区全链条、全要素智慧管控,不断提升养护作业安全水平。”据介绍,山东高速集团淄博发展公司自主研发了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智慧监管平台,打通养护部门、高速交警、路政和施工单位的“对接壁垒”,从而实现养护、高速交警、路政、路网运行调度等监管部门线上“一次审批”,避免施工单位线下多部门跑腿。

通过该平台工作标准“一键推送”功能,自动生成养护施工路段的作业控制区“布置示意图”和“标志配置表”,通过短信将工作标准推送到一线施工人员,实现养护作业安全交底。图表包含了标志类型、数量清单、摆放位置等信息,施工单位按图施工,监管部门按图监管,有效解决了一线施工人员学习不到位、执行不严格等问题。路警三方还可将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通过平台“随手拍”功能上传,信息直接推送给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实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一体联动,有效提高监管力度和整改效率。

在以往的养护施工中,施工人员往往采用目测或对照公里牌估算距离,偏差较大,不仅给作业区监管带来困扰,也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现在,他们采用了GIS技术对安全标志定点定位,智能检测数量信息、位置信息、作业范围信息,对作业偏差及时预警,提醒施工人员立即整改。定位设备轻巧方便,标志安装完成后直接吸附在就近护栏上,2至5秒就能将位置信息上传平台,实现复核、反馈。

建立全路段电子地图,设置电子围栏,设置不同车道、不同封闭条件的14种作业场景,通过算法对每天的施工项目生成专门的布控方案,按点位呈现需要摆放的标志。在“算法+物联网”技术加持下,目前,养护施工作业区标志布设规范达标率100%。

跨海桥梁智能养护守护

胶州湾大桥“服役”百年

就在近期,山东高速集团申报的“山东省跨海桥梁科学养护工程”成功入选“2024年度国家公路现代养护工程试点”名单。这一工程以胶州湾大桥为主要依托,充分展示了山东高速集团在桥梁养护领域的创新实践。

胶州湾大桥是我国北方冰冻海域首座特大型桥梁集群工程,是山东省“五纵四横一环”公路网主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桥起于青岛侧李村河口,止于黄岛侧红石崖与青兰高速公路顺接,海上主线全长26.737公里,设计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兼城市快速路八车道,设计行车速度80—100km/h,桥梁宽度35米,设计基准期100年。

记者了解到,胶州湾独特的地理环境给大桥的管养者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因地处北方冰冻海洋环境,胶州湾大桥每年冰期约有60天,年冻融循环约50次。气候季节变化明显,极端最高气温39.8℃,极端最低气温-16.9℃。此外,胶州湾大桥也是国内跨海大桥含盐量高的工程项目,桥位区域海水含盐度高达29.4‰—32.9‰。

“近年来,我们以保障大桥安全耐久为重点,围绕检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桥面铺装预防性养护等管养需求开展系列科技创新,推广应用绿色低碳养护四新技术。”据山东高速青岛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聚力推动养护发展向绿色化、低碳化、智慧化转型升级。

在检测方面,为解决传统人工桥梁检测成本高、时间长、死角多等难题,团队设计研发无人机桥梁检测系统,实现了在大桥缆索体系、索塔、高墩区、箱梁底部和侧面等关键节点的常态化应用。“无人机桥梁检测系统实现了桥梁病害的自动化识别,巡检效率提高50%,有效解决了梁内、高墩等复杂地形无法进行人工精准检测的难题。”胶州湾大桥养护管理人员介绍说。

为了能够实时了解大桥结构的安全状态,建立了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在桥梁关键部位安装577个传感器,动态化研判桥梁健康状况。“今年以来,我们还创新打造综合管理平台,通过整合现有的桥梁健康监测、气象预警和车路协同等系统,实现交通流、气象和路况等数据资源协同共享。”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也成为当前推进山东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这方面,胶州湾大桥引入SMA-8超薄罩面、PG-88超薄磨耗层技术,找准大桥桥面铺装延寿路径,其中PG-88超薄磨耗层技术与传统路面磨耗层相比较,单车道每公里节约矿产资源约280吨,节约燃料约6.3吨,减少碳排放约12.7吨,实现绿色低碳管养目标。

安全运营13年无大修,胶州湾大桥工程质量、安全、运营经受住了考验,为山东半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