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政经 > 内容详情

山东6个海洋产业增加值全国居首

2024-07-12 09:38:30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王琳

 

7月1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走在前挑大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介绍山东经略海洋、向海图强,加快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情况。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我省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电力业6个产业增加值均居全国第一位。

山东是海洋大省,省委海洋办常务副主任,省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巡视员张建东在发布会上介绍,2023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7万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8.5%,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7.2%。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达7620.4亿元,同比增长7.9%,连续四年居全国首位,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电力业6个产业增加值均居全国第一位。

在海洋科技方面,记者了解到,海洋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崂山实验室入轨运行,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国家深海基地等50个“国字号”海洋科研平台集聚山东。海洋领域全职驻鲁院士22人,占全国的1/3。山东科学技术最高奖,三分之一来自海洋领域。

同时,我省港口建设实现跃升。张建东介绍,沿海港口实现一体化发展,生产性泊位达661个,其中20万吨级及以上大型泊位29个。累计开通集装箱航线354条,航线数量和密度居北方港口首位。布局内陆港50个,开通海铁联运班列95条,海铁联运箱量居全国第一。货物吞吐量连跨5个亿吨级台阶,2023年达到19.7亿吨,居全国首位。

此外,全国唯一的联合国“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落户青岛,“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同步启用。“十四五”以来,全省累计新设涉海类外商投资企业153家,船舶及海工装备、水产品等对外贸易不断扩大,海洋合作深入拓展。

“为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我省将加快形成现代海洋经济格局,发挥山东沟通南北、连接东西的枢纽作用,主动融入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探索陆海联动融合发展新模式,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沿海现代海洋经济带。”张建东说。

同时,我省还将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做强海洋渔业、海洋运输、海洋化工等优势产业集群,壮大海洋船舶及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打造全球领先的海工装备研发制造、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三大基地”。积极争取国家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在山东布局,全力支持崂山实验室建设,建好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等高能级平台,每年实施20项“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建设世界领先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

据了解,我省将加快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完善一流港口基础设施,提升航运综合服务能力,与沿黄流域省份共建沿黄陆海大通道,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并持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探索海洋绿色发展路径,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工程,确保2025年自然岸线保有率达到40%,让山东的海更蓝、水更清、滩更净,带给人民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