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佳宁
“这厕所简直没法进,臭气熏天,卫生状况太差了!”“快递乱堆乱放”……这是济南市莱芜区凤城街道德盛园社区的“书记接待日”现场,居民们正在反映他们急需解决的问题,社区书记认真听取并详细记录。
为进一步畅通群众说事、议事、解事渠道,莱芜区在全区范围内推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接待日制度,每周固定一天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坐班接待群众来访,围绕政策咨询、困难诉求、矛盾纠纷、意见建议等各个方面解决群众问题,对所有问题一窗受理,现场及时答复回应。截至目前,莱芜区“书记接待日”已累计接待群众7000余人次,解决群众诉求4500余件,其中现场解决4000余件,街镇党(工)委把问题解决情况纳入党(工)委会议固定议题研究30余次,切实推动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基层”。
民情民意一扫即达
据了解,凤城街道德盛园社区居民反映的问题小区建成于2000年,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小区内公厕的环境和设施问题一直是居民们的心病。针对这些问题,社区网格员立即进行现场查看,走访居民了解情况,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方案。经过紧张施工,公厕完成了华丽蜕变,坑道式厕所改成冲水式蹲便器、地面安装防滑地垫、墙面安装扶手,小区公厕焕然一新。
居民事居民议,居民事居民定。问题的及时解决得益于社区组织开展的书记接待日活动,结合全区活动要求,德盛园社区创新打造“大树底下好商量”居民议事平台。没有主席台,不在会议室,在各小区内设置议事平台,围绕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工作,让居民通过议事协商方式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治理,将基层治理延伸到居民生活各方面,事情越议越明,家园越议越美。“在街道所有社区(村)设置居民意见反映区,在广场或人员密集区设置户外意见收集区,制作各具特色的意见收集二维码,让民情民意一扫即达,力求实现民意随时表达、民情快速反映、民生需求及时解决。”凤城街道党工委委员、党建办副主任刘燕说。
调解成功率达到90%以上
“以前我们村‘两委’班子聚在一起办公的时间不固定,其他成员有时这个人不在,有时那个人不在,遇到一些需要商讨解决的事情,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大辛庄村党支部书记孟刚说,“自从有了‘书记接待日’,每周一我们村‘两委’都会聚在办公室,集中接待村民来访,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孟刚说着打开街道统一印制的书记接待日来访登记簿,只见登记簿上认真记录着来访人的姓名、电话、所反映的问题、处理结果以及是否满意。记者粗略翻看了一下,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已受理各类问题十余件,而且件件都有处理结果及满意度回复。说话间,有人推门走了进来。“感谢村里帮忙把我们巷子那几间危房给拆了,要不最近雨水多,我每次从旁边走都是提心吊胆的。”原来是该村68岁的村民刘芳来道谢。“我们街道下辖5个党建工作区,53个行政村,截至目前,累计接到村民诉求86件,这些问题全部在村里得到了妥善解决。”方下街道党工委委员、党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吴召忠说。
“树种在俺屋后,关你啥事儿啊?”“在你屋后,也在俺门前,你说关不关俺事儿啊?”“你俩别吵吵了,有纠纷咱找云长去……”“有纠纷、找云长”是莱芜区寨里镇大高庄村村民在遇到大事小情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大家说的“云长”,就是大高庄村党支部书记赵云长,曾获得“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赵云长从事村级工作30余年,历任村小组长、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村委成员等村级职务,2014年起,担任大高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至今,拥有丰富的基层调解工作经验。因调解成绩突出,“云长调解室”个性化品牌调解工作室应运而生。
近年来,寨里镇不断拓展基层治理模式,立足人民调解区域特色,延伸拓展“暖心调解”工作实践,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大高庄村“云长调解室”、北峪村“户长制”、薛埠村“依法治村”,3个村形成的特色人民调解模式悄然成势。所辖48个村,村村建有村级服务站,村村驻有网格调解员,村村倡导“蛤蟆嘴”“兔子腿”“泔水瓮肚子”的服务执行力,通过走街串巷、联网进格等形式,不断推动矛盾纠纷下沉农村、就地化解。现已培育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国模范司法所长各1名,市级优秀人民调解员2名。2023年,镇域范围内各类调解组织共调解案件26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0%以上。
建立21个品牌调解室
近年来,莱芜区构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工作体系,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一条主线贯穿于调解全过程全领域,在深化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信访五方联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对接调解机制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六级联动”网格治理机制,实施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街镇“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网格长、纠纷信息员、群众六级联防联调的调解模式,加强区、镇、村三级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建设,配齐配强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建强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劳动争议、医患纠纷、物业纠纷等10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探索成立商事领域调解组织。加强品牌调解室的示范带动,打造了高庄“其欣调解工作室”、寨里“云长调解工作室”、西关社区“舒心阁”等21个品牌调解室。积极鼓励引导村级法律顾问参与调解工作,把包村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打造成调处疑难复杂纠纷的主要力量。全区共建立各类调解组织905个,配备调解员3696人。今年以来,共化解矛盾纠纷3768件,调解成功3711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8%以上。
这几天,和庄镇东车辐村村民崔先生和邻居因“门前垃圾”发生纠纷,双方争吵不休,导致矛盾激化。吵架声引来了正在入户走访网格员崔孝喜的关注。了解情况后,崔孝喜迅速与村调解委员会取得联系,立即在村里的“和为贵”工作站展开调解工作。“针对这次因为一点小小垃圾引发的邻里纠纷,我们的‘和为贵’工作法发挥了大作用,将情感、理性和法律法规相结合,最终成功化解了这次纠纷。”崔孝喜说。和庄镇建立“和为贵”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服务中心,下设群众接待大厅、心理咨询室、调解室等功能科室,吸收镇综治、公安、司法等部门进驻,在辖区内31个村设立“和为贵工作站”,定期召开矛盾纠纷分析研判会。同时,引导群众依法依规提出诉求,邀请矛盾双方在工作室拉一拉,倒上一杯水、泡上一壶茶,耐心化解群众矛盾。
“莱芜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1536’调解机制为统揽,积极推动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五方联动’‘三调对接’相结合的新时代大调解工作格局,建强行专调委会,打造品牌调解室,扎实开展品牌化调解团队化建设,以镇街为单位打造组织实体化、调处实战化、制度实用化、成果实效化的品牌调解工作团队,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建设。”莱芜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燕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