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政经 > 内容详情

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以教育家精神建强高素质队伍 激活教师发展的“一池春水”

2024-09-30 19:14:0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培养卓越人才,必须有卓越的老师,必须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投入到教师培养中来。为此,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构建“12345教师可持续成长培养体系”,即“一种培训”“两个引领”“三大工程”“四个平台”“五类评比”,通过不断建强教师发展支持新体系、创新教师管理与保障新机制、构建师德师风建设新机制,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促进新时代“大先生”持续涌现。

创新教师培养路径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职初教师刚刚离开大学校园,对教育的认识大多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态,对自身由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也尚需适应,常常处于迷茫期、空窗期。对此,学校通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子”的培养模式,让年轻教师在后天的学习探索中得到同仁切磋、名师指导,通过师徒制、批判伙伴、团队学习等方式助力年轻师资力量得到迅速提高。

2022年入职学校的考惠霞,现担任高二生物组老师。回忆起两年前初入学校时的忐忑与青涩,往事历历在目。“刚入职时,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让我觉得既好奇又新鲜。上学时,我可以通过努力去拿到一个好的专业课成绩,可以加班加点做实验,发一篇高分论文,有付出就会有收获。但我发现,教学工作包含的内容实在太多太复杂,每天备课、听课、上课、改作业、找学生交流等这些教学常规,常把我搞得焦头烂额,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不熟悉教材,自己备课摸不着头脑,拎不清重难点,付出努力但是感觉大多是无用功,也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能胜任教师这份工作。”

迷茫之际,借助学校的“年级领军工程”,考惠霞先后迎来了自己的两位“师傅”——富有教学经验的高荣和孟密密老师,并与他们结成了“师徒对”。“高老师丰富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感染着我,悉心的指导和鼓励,让我从教学小白到站稳讲台;孟老师则更像生活中的益友,为远离家乡的我打点着生活中的小细节,一兜冒着热气的粽子、一次节假日的陪伴……无数件小事的积累让我倍感温暖。”在两位师傅的帮助下,考惠霞很快适应了工作节奏,并结合自己的风格总结出一套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像这样对青年教师进行有目标、有计划、分阶段的帮扶培养,是学校促进教育传承与教师队伍优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学校倡导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年轻教师结为师徒,听课、评课、集体教研,徒弟从师傅那里汲取教育教学经验与智慧,少走弯路,师傅督促徒弟参加各种教学比赛,指导徒弟上课、写论文等。学校年终教研考核时,徒弟的成绩计入师傅的教研成绩。这样既可以点燃老教师的从教激情,也可以解决青年教师实际工作中的困惑与迷茫、专业发展中的挫折与阻碍,进一步助推年轻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快速发展,达到“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的目的。

教研让教育更有力量

课题研究是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以研促教,以研促学,是提升教学质量、打造课堂品质的捷径。

学校为实现对老师进行持续性的高层次专业引领,一方面重视“走出去”和“请进来”,例如组织骨干教师去名校挂职学习,邀请著名的教育家、教授、名师来开讲座,提升教师专业眼界和境界;另一方面积极倡导教师申报课题、研究课题,并规范各级各类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论证、中期考核、结题答辩、成果评奖等程序,定期举行课题培训会、论证会等,让课题研究切实体现教学研究、教师培训的价值和意义。

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英语组教研组长、历城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教研员王秀兰,是典型的研究型教师,她提报的课题多次被评为区级、市级典型案例并获得一等奖,今年“指向学科素养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一体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也已经被省级立项。“经过十余年的研究,课题让我从一个教书匠,慢慢地迈向了教科研的道路。”王秀兰表示,课题研究是一门专业的学问,不是一个人能轻而易举完成的,汇集团队智慧是课题研究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条件,“课题组的每个成员在主持人的统筹安排下,发挥年龄优势、个性特长,在大量学习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形成个人思考,然后与课题组成员一起推进有价值的研究。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学思经验是不同的,因此要相互借鉴,相互弥补,这也能使课题研究过程更加扎实、有效。”

“受益于学校创建的系统性的课题研究体系,学校先后走出了多位特级教师、齐鲁名师、济南名师和名班主任,以及一大批科研型中青年骨干教师,他们的科研成果不仅发表在了核心期刊上,还出版了自己的科研成果专著。青年教师也在课题研究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快速地成长。”齐鲁名师、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教科室副主任白芳告诉记者,学校鼓励和支持全校教师进行课题研究。通过小切口、易操作、周期短、有实效的微课题、年度课题等,实现“人人有课题,处处可研究”。在课题的引领下,教师的教科研意识越来越强,教育教学的兴味也越来越足。

造就新时代“大先生”

教师要实现个人专业发展,有效延长职业生涯中的积极阶段,必须注重个人因素和组织因素的作用;而学校,也必须充分发挥组织因素的积极作用,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为其发展搭台子、创条件。多年来,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重视教科研工作,读书工程、领军工程、特色班级创建、课题研究、稼轩教研等助力教师发展,每日一研、一周双课、二中讲堂等校本教研扎实有效。

“‘二中讲堂’是学校为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供的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活动内容以举行报告会和研讨课为主。”白芳介绍,报告会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读书、教研、科研、艺术修养等不同方面。可以是优秀教师事迹报告,可以是各科名师的学术报告,也可以是读书报告交流会等。

在“二中讲堂”上举行的研讨课不限课型也不限形式,有教学能手的课堂展示,有教学新秀的过关课,也有学科组的同课异构活动。在这个平台上,教师能汲取智慧,得到锻炼,走向省市优质课,乃至全国优质课的大舞台。教师对课堂授课的思考和认识也越来越科学,越来越深入。

“二中讲堂”的推广为学校营造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为教师展示风采、分享收获和喜悦提供机会;它是个助推器,促使登台交流的教师更认真研究,更深入思考,更及时总结;同时,它还是个传播器,通过它,教师可以增加知识,更新理念,有了新目标,产生新动力,更执着更科学地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

为了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素质,在学校“读书工程”的基础上,全校任课教师还会以“一日一研”的形式按年级分学科在指定备课室进行集体备课。学校还办有校刊《稼轩教研》,鼓励老师们及时反思,总结经验,发表教育教学论文,为教师搭建了良好的教研平台,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创建了良好的教研新生态,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备课水平、授课质量和理论素养。

全国领航校长、历城二中党委书记李新生表示,在学校“12345教师可持续成长培养体系”的发展模式下,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保驾护航,激活教育教学“内动力”,实现教育质量的持续进步。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