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晓迪
2024年即将画上句号,对于每一位法院人来说,重复的是日子,不重复的永远是案子。从“一元”小案到“亿元”大案;从家长里短到万条丝缕的商战纠纷;从讲理说情到事无巨细的刑事审判,抑或是从“纸上权益”到“真金白银”的实际兑现……他们是法院的民商事法官、刑事法官、执行法官。但在当事人眼中他们是“较真”的法官、“真探”法官、“行走”的法官……作为法律底线的坚守者,他们力求让当事人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尽其所能将每个案子办得再精细一点,让当事人更省心一点。
“较真”的法官
为纠结的难题解扣
“在每一起案子中,公平正义地对待每一位当事人。”采访中,不止一位法官提到这句话,这似乎成为他们心中的一条“准则”。不论原告还是被告,济南法院的法官们聚焦当事人急难愁盼,积极回应当事人新期待,最大限度满足他们的司法需求。
“王大爷,我是历城法院的小牛啊,关于案子,还想和您聊聊……”话没说完,电话那头就响起了忙音,法官牛芳举着电话没有吭声,这一幕已经在这周上演了多次。牛芳是一名“90后”速裁法官,从字面上看,虽然速裁团队讲究效率,但“较真”却是这支队伍最大的特点。在连续十余次碰壁后,牛芳没有再着急与王大爷沟通,而是来到了王大爷居住的小区。牛芳从物业公司那里了解到,该小区物业会定期对下水管道进行维护,大过年的,因楼上业主乱扔厨余垃圾堵塞了管道,最终导致二楼王大爷家遭了殃。后来,王大爷便一直拒绝缴纳物业费。“虽然这是第一次出现这种事儿,可清理出来的都是一些烂苹果、白菜叶等垃圾,我找物业,物业不管,你说大过年的我一个老头子,去哪说理。”王大爷无奈地说。牛芳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处理好这个纠纷,解开王大爷的心结。最终在牛芳的多次调解下,王大爷主动缴纳物业费,为表示歉意,物业公司当场为王大爷减免了部分费用。
法院里,这样的“较真”法官并不罕见,他们用一份执着探寻案件的最优解。
“家事”法官
全心守护少年的你
家事审判,表面上看似诉求具体,伴随着一家人情感的破裂,尤其是离婚涉及抚养权案件,如何让夫妻双方回归到爱孩子的初心,保护好未成年人那颗柔软、脆弱的心,这是每一位家事法官需要考虑且一直操心的事儿。不论是对政策研究还是案件审判济南法院的法官们以司法之爱全力护航少年的你。
5月11日,济南市钢城区人民法院在审理的两起离婚纠纷案件中,分别向当事人送达了《关爱未成年人提示书》。这两起案件的原、被告双方对于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探视问题均存在较大分歧,承办法官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出发,向当事人发放《关爱未成年人提示书》,深入阐明相关利害关系,强调双方要携手关爱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把父母离婚对未成年子女的影响降到最低。“无论矛盾纠纷如何,在子女问题上,请保持平和、克制。无论婚姻如何变化,都应当一如既往,尽心尽力,携手给未成年子女创造良好的生活成长环境,给予未成年子女最温暖的爱。”最终,经过耐心引导,两起案件当事人均对子女抚养、探视等事宜达成调解。
在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审判大楼内,有一间特殊的审判庭,由一间普通的审判庭改造成温馨的调解室、亲子陪护室,这里更像是家庭客厅,让一次次审判和调解像开“家庭会议”一般商量事儿,解决事儿。家事纠纷看似法律适用简单,但处理起来并不轻松。家事审判庭法官范晓静表示,家事纠纷中,多数案件涉及孩子问题,离婚诉讼后,随之而来的是抚养权或抚养费变更、探望权等等一系列矛盾,相比商事类案件,这里更多的可能是情感的纠葛。父母选择终止婚姻,对孩子的爱不应就此终止,更不能将这份爱变成“负担”强加于孩子。
“真探”法官
翻阅案卷,寻查真相
对于尔虞我诈的商战纠纷,商事主体之间进行的商事活动往往更加注重效益性,其目的在于效率与收益,在此情形下,双方往往会基于初始信任,出现简化交易环节或步骤的情形,一旦产生纠纷,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通常表现为各说各话,互不承认,导致案件事实不清,有的法官最喜欢这种查找案件事实的感觉,翻阅案卷时,自己仿佛是一名“真探”查询案件中的细节,慢慢揭开真相。
前不久的一起药品串货案件中,因涉及多方买卖主体,销货单中既有直发又有代发,还存在箱码不全、无人签收的诸多情形,加之被告对原告的主张一概否认,案件事实错综复杂,案件事实认定陷入僵局。这还不算完,串货案件往往会有回购行为,该案因原告回购又产生多方主体,串货药品的溯源码查询记录10000余份,导致案件还未审理,手里的案卷材料已摆满两大箱。法官历经五次开庭,制作笔录80余页,从货款支付、货物交付、发票开具、微信聊天、代发公司证言、串货药品溯源码查询认证、药品流向质检查询等多角度查验,相互印证,在逐步确定有效证据情况下,案件事实逐步明朗。
在刑事案件动辄几十卷的复杂证据材料中,如何抽丝剥茧还原真相?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王文燕表示,他们经手的一摞摞案卷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但每个真相的背后又是法律与情理的拉扯。
俗话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但如果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挥出拳头将纠缠自己的对方打伤,这种行为是故意伤害还是正当防卫?盛夏,秦风(化名)像往常一样到家附近的市场溜达,期间与迎面而来的贾青(化名)因小事发生口角,贾青情绪激动,拽着秦风破口大骂。两人推推搡搡间被围观的群众拉开。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半小时后,贾青又再次遇上秦风,遂追着秦风进行理论,不依不饶,秦风不予回应,贾青在追赶秦风过程对其进行推搡,拉扯并用拳头殴打,秦风为摆脱贾青,回手一拳将贾青打在地。贾青的伤情被鉴定为轻伤一级。
贾青受了伤,让本就气儿不顺的他更加“理直气壮”,贾青报警后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公诉机关以故意伤害罪于2021年诉到了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该起案件虽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在是否定罪及法律适用上引起了刑庭全体法官的热烈讨论。公诉机关提供的监控录像清晰地反映了案发经过,秦风虽将对方打伤且构成轻伤,但起因却是贾青无理的纠缠、挑衅及殴打秦风的行为。最终该案经过审判委员会讨论,从以下几方面认定秦风的行为属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1.贾青对秦风拉扯、推搡、追打在先,其行为存在不法性。2.在贾青追打秦风的过程中,秦风表现了极大的克制,且一直在试图摆脱贾青的纠缠;3.秦风回手一拳击打贾青亦是在贾青对其殴打时的被迫还击,行为克制,并未超出必要限度。因此秦风的行为应属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该案最终由公诉机关撤回起诉。
“行走”的法官
走出来的执行新思路
为何将执行法官叫作“行走”的法官?因为他们不是在执行的路上,就是准备去执行的路上。有时需要千里执行,有时需要在被执行人出现的地方蹲守好几天,只为能将“纸上权益”兑现。但是济南法院的法官们,在执行过程中,充分结合现实情况,走出了一套执行新思路。2024年,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法院在济南中院的大力指导下,联合济南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齐鲁公证处等部门,在全国率先推出不动产“带封过户”执行新模式,实现了查封不动产的自行处置过户。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38项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山东自贸试验区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建设制度型开放示范区,开展首创性、集成式探索,形成了新一批38项制度创新成果,将在全省复制推广。其中,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法院不动产“带封过户”自行处置新模式作为创新性强、实施效果好、复制推广成本较低的创新成果,将作为改革试点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