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政经 > 内容详情

看见 | 2024年鲁企加速拔节生长

2024-12-31 10:58:22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晓彤

 

对经济大省山东而言,实现“争当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的目标并不容易。过去一年,山东在面临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大环境下,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创新驱动,前三季度GDP增长5.6%,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四新”经济投资占比达58.4%,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纵深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走深走实,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高能级开放平台赋能加力,民生实事惠民暖心,一个经济大省的高质量发展成色更“新”、效果更“好”。

近日,记者从山东省工信厅了解到,我省新公布的2024年度第二批创新型中小企业中,共计新增2126家企业,一批批创新能力强、发展质效高的优质企业正竞相涌现、不断壮大。如今的山东,持续促进各行各业迸发创新活力,持续保持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持续推动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今年以来,通过一系列“赋能增力”的长效组合拳,鲁企正加速“拔节生长”,蹚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山东企业发展新道路。

质量强省“链”动发展

关注让企业发展更有“底气”

“2024年,山东将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00家左右,新推动20家左右企业进入100亿级、10家左右企业进入500亿级企业行列,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左右。”今年1月,一场“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有关负责人提出了山东新一年的“路线图”和“施工图”。

重卡底盘落装、发动机落装、驾驶室落装……一个个重卡组件缓缓下落,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操作组装。很快,总装车间生产线的末端,一辆完整的“汕德卡”顺利下线。这是山东重工(济南莱芜)绿色智造产业城的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卡股)莱芜工厂总装车间里的日常一幕。

据中国重汽济南卡股副总经理吕涛介绍,这条生产线上,几乎每5分钟就能下线一台(常规车型)车,“每天,从这个车间两条生产线上能走出将近600台整车。今年1至10月份,中国重汽济南卡股生产整车8.62万辆、产值250亿元。预计全年生产量将突破11万辆,产值超300亿元。”

记者了解到,为了加快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中国重汽集团莱芜工厂通过技改上“新”,自主实施打造了智能制造平台,提高了生产全过程协同度与管理透明度,使整车单位生产节拍加快9%,订单交付周期缩短14%,人均生产效率提高15%。今年全年,中国重汽方面投入超30亿元,用于关键核心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同比增长8%,研发强度达到3%,保持行业领先水平,而借助山东重工大集团研发平台优势,中国重汽还攻克了多项商用车技术难题,取得一系列自主创新、协同创新成果。

工业增长是山东作为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要基础。今年以来,山东坚持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不动摇,加力扛牢推进新型工业化关键任务,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方向,聚焦打造先进制造业强省,持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山东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显示,第二产业增长6.9%,成为GDP增长的重要“推手”;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5%,高于全部规上工业2.3个百分点。

增量提质,向稳向优。一系列的数据、成果,彰显了山东聚焦工业经济这一“头号工程”的实在成效,也显示了企业在过去一年来奋斗的底气所在。

向上向强产业攻坚

转型让企业发展更有“活力”

对于山东而言,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建设步伐,并不意味着另起炉灶,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更多地依靠创新转型、向深发展。

12月3日,山东潍坊潍柴高新技术产业园内人头攒动,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大客户等,齐聚“潍柴2025年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活动当天,室外展区展出了覆盖商用车动力、农业装备动力、工程机械动力、船舶动力、能源电力、新能源动力等全场景、全系列的150余台套高端发动机产品。

“18分钟补能60%”“-35℃到65℃仍可正常工作”……现场发布会上,潍柴动力布局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后首发的全系列新能源商用车动力电池吸引了诸多关注。

“重卡全系列动力电池单包100kWh,可通过多包并联,实现电量拓展,涵盖200kWh至600kWh电量。该标准包主打轻量化,以400kWh电池系统为例,可比同类产品轻110公斤以上。”潍柴动力相关负责人表示,纯电重卡电池的轻量化意义重大,在长途运输中,每减轻一公斤重量便意味着车辆能够增加相应的载货量,从而提升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此外,大电量、快充等新技术在潍柴动力推出的轻卡全系列动力电池上同样表现亮眼,其支持2C快充,电量从20%充到80%仅需18分钟。记者了解到,此次潍柴商用车动力电池产品全系列采用了刀片电池技术,因此每款产品在轻量化、热管理、电芯寿命、结构强度等方面有显著优势。

“商用车向新能源转型已成定局,谁转型早转型快,谁就能占据行业先机。”潍柴动力总裁助理兼新能源动力科技公司总经理王迎波表示,在商用车的新能源转型中,潍柴动力已掌握三电系统核心技术,并与产业链企业、研究机构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商用车电池技术的创新发展。

事实上,与传统动力新产品的发布相比,作为传统动力领域的领军企业,潍柴今年的动力电池新品发布更受瞩目,这背后展现的不仅是潍柴强大产业发展的韧性,更是强大的创新驱动力。

绿色低碳勇担责任

标准让企业发展更有“引力”

作为“长期主义”的践行者,对于齐鲁制药而言,绿色低碳发展,意味着更智能、更精细、更清洁,也更标准。

国家级绿色工厂、环境社会责任企业、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绿色发展奖、山东省节能先进企业、山东省节水标杆企业、济南市节能突出贡献企业……在齐鲁制药集团企业展厅,一系列与“环保”有关的奖杯和证书格外亮眼,这是齐鲁制药坚持走环境友好、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的集合与缩影。

“环境健康是公司运营的头等大事。”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说,齐鲁制药在发展之初就确定了“安全为本、环保先行、健康你我”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环保水平和成绩作为衡量企业发展质量的主要指标。

“公司实现了生物单抗药物的国产替代和商业化生产。在生产中,采用国际先进细胞培养技术,将经过严格筛选克隆的、含有目的基因抗体的细胞,在无毒无害的常规成分培养基中,逐级扩培到细胞罐,再通过离心、过滤、层析、超滤等方法,在类似人体组织液的缓和体系中分离纯化。整个生产过程高度清洁,从源头控制废物产生。”李燕表示,按照绿色发展理念,齐鲁制药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开展系列技术创新,在极大降低污染物排放的同时,不断实现产业迭代升级。

而在环保整治方面,齐鲁制药也严格贯彻实施与国际接轨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采购国内外先进环保设备,强化环保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据李燕介绍,截至目前,齐鲁制药累计环保基础设施投入超20亿元,近五年公司安全、环保支出25.42亿元,2021至2023年度环保运维费用就达9.26亿元。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3月,济南市公布的《济南市“无废工厂”建设名单(第一批)》中,作为山东省、济南市生物医药产业链“双链主”企业,齐鲁制药赫然在列。

据悉,齐鲁制药的“无废工厂”建设涵盖了企业运转的方方面面,从工业生产,到日常办公和员工生活。为了推动“无废工厂”理念的深入人心,齐鲁制药还在各厂区设置了专门的宣传栏,定期组织科普讲座和应急演练,全员普及“无废工厂”相关知识。同时组织开展专业培训和创建专题宣贯活动,深入解读“无废工厂”的各项指标,提升员工的环保意识,鼓励全员参与到创建工作中……

可以说,作为“无废工厂”的积极推动者、践行者,齐鲁制药不仅为自身的发展制定了加速自身发展的“环保标准”,更为绿色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