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王琳
商务工作联通内外、贯通城乡、对接产销,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1月7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干字当头勇挑大梁”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介绍山东稳步扩内需促开放,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发布会上,省商务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崔洪光介绍,消费品以旧换新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汽车报废更新补贴金额居全国首位,占全国的1/6,汽车置换更新居全国第3位,家电更新居全国第5位,全省近500万户家庭享受到“真金白银”的政策优惠。
去年汽车报废更新补贴额全国居首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郭宏伟介绍,省委、省政府把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内外需协同发展,全省居民消费平稳增长、持续向好。
“山东省加力推动消费规模持续扩大。一方面,政策加码拓面,全年出台促消费政策10个,其中省级政策3个,涵盖传统消费、新型消费等多个领域,特别是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资金规模超过140亿元,力度前所未有。另一方面,活动升级增效,大力实施“消费促进年”,与国家部委联办活动4次,省市县三级举办“好品山东商行天下”主题促消费活动超3500场。”郭宏伟介绍,在政策、活动双轮驱动下,山东省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去年前11个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连续20个月好于全国。
同时,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实施方案,17个省直部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省市县建立“1+5+16+N”政策矩阵,创新提出统筹财政、金融、平台、厂家、商家“五种资源”的工作思路,形成了合力推动工作的可喜局面。2024年,汽车报废更新补贴金额居全国首位,占全国的1/6,汽车置换更新居全国第3位,家电更新居全国第5位,全省近500万户家庭享受到“真金白银”的政策优惠。
在推动消费能力持续提升方面,郭宏伟介绍,山东省实施城市商圈跃升行动和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济南、青岛2市成功申建国家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16市均被认定为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国家试点城市,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覆盖率达到100%。全省城乡市场供需两旺,城镇、乡村消费增速均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5.6%、16.6%,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居住支出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郭宏伟表示,全省商务系统将继续实施好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换新的品类,加快推动消费升级。实施提振消费十大专项行动,创新一批新型消费新场景,落地一批首发经济新业态,打造一批平台经济新模式,叫响一批服务消费新字号,促消费与惠民生相结合,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去年前11月全省进出口破3万亿元
外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面对外需减弱、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诸多挑战,全省商务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配合下,多措并举推动出口稳增长。”崔洪光介绍,2024年1—11月,全省进出口突破3万亿元,其中出口增长6.9%,好于全国0.2个百分点。
据了解,山东省围绕培育跨境电商、“新三样”等外贸新动能,先后推出72条具体措施。深化“商务+”工作机制,聚合金融、港口、班列、供应链等各方资源协同发力。前11个月,“鲁贸贷”授信金额同比增长20.19%,中欧班列开行2509列,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20亿吨,有力支撑了全省出口持续向好。
“山东省深入实施‘好品山东鲁贸全球’境外市场开拓行动,累计组织8000余家企业赴东盟、中亚、拉美、非洲等市场参加展洽活动270余场,省内举办26场国际精准采购系列活动。”崔洪光介绍,前11个月,全省对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RCEP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20.4%、10.8%、10.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5.4%,农产品出口增长11.1%,规模继续居全国首位。
在持续壮大新业态方面,山东省实施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高质量发展行动,联合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合作开展20余场产业带赋能活动,成立80个跨境电商产业带工作站,重点培育70个跨境电商交易服务平台、知名品牌和商品展示中心。先后举办山东跨境电商生态大会、中国(山东)跨境电商交易会、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等活动。前11个月,跨境电商出口占比达到9.8%,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实现2位数增长。
此外,山东省培育认定首批16家供应链头部企业,出台促进供应链头部企业加快发展的工作措施。健全完善二手车出口促进机制,全省二手车出口数量增长26.6%。推动AEO企业高质量发展,出台15条AEO企业联合激励措施。用好“山东省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平台”,“一企一策”协调解决企业通关、物流等各方面问题,累计已解决外贸企业问题280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