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政经 > 内容详情

华鲁集团锚定目标开拓新发展之路

2025-01-10 10:10:29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雨

 

2024年,华鲁集团交上了亮眼的答卷。新的一年开始,华鲁集团及旗下公司制定了新的目标,锚定目标笃定前行。在日常工作中,华鲁深化改革促发展,在集团管控、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重点发力,向“新”而行,以“新”提质。

去年营业收入创新高

经过了一年的奋斗,华鲁集团以亮眼的成绩圆满完成了任务。2024年底,华鲁集团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任务。

华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樊军在会上表示,2024年集团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实现了“两位数”双增长,较“十三五”末实现翻番,提前达成了“再造一个新华鲁”的战略目标。“十四五”以来,集团规模总量创出历史最好水平,效益增速明显跑赢大盘和对标企业,4家产业公司行业排名大幅前移,“四大突破”取得实质性进展,“一利五率”始终保持省属企业前五,发展质量得到上级和资本市场高度认可。

2025年及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因此,华鲁集团也做出要求与规划。樊军表示,集团上下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坚定不移塑造六大优势,推动集团从优秀走向卓越。打造成本领先优势,夯实生存发展的基础。建立成本对标体系,打一场以成本行业领先为目标的竞争力提升攻坚战。打造创新领先优势,增强科技内生动力。研究提出五年创新能力提升方案,追求最大的研发效率与效益。打造数智化优势,深度赋能产业升级。加快推进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数字化和以业务驱动为核心的生产运营数字化,加速“数字技术+业务创新”进程。打造绿色低碳优势,扩大可持续发展空间。加快落实碳达峰方案,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打造平台公司优势,擦亮华鲁品牌。探索“双总部”建设,增强鲁港澳联系公司的影响力、带动力;深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做到“投好、管好、服务好”。打造高质量党建优势,更好发挥引领保障作用。引导干部职工把心思用在“想干事”上,把勇气用在“敢干事”上,把本事用在“能干事”上,把目标定在“干成事”上,把底线落在“不出事”上。

华鲁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王涛也表示,2024年,集团营业收入创出历史新高、利润总额位居历史前三,全年以增补减成效明显,动能转换加速提质,数字化转型加快实施,国企改革走向深入,“生命线”工程稳定,驻港澳联系公司作用更加突出,集团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同时,也要更加清醒认识到在基础管理、研发转化等方面存在的差距,统筹推进整改。

他强调,集团上下要不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以更大力度提升综合竞争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和资本双轮驱动、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动力、提升和谐企业建设水平、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多面发力增强企业实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省属国企纷纷从多个维度全面发力,力求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华鲁集团也是其中之一,在科创等方面做出持续不断的努力。1月2日,华鲁恒升科技研发园一期工程正式启用。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6.55亿元,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建成投用,实现了科研办公、科研实验、技术交流等一体化运行,成为德州市重要的技术创新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和高素质人才集聚基地,将有效推动华鲁恒升科技研发和转化效能。

据了解,华鲁恒升科技研发园项目全部建成后,将进一步巩固德州市绿色化工产业技术优势,带动化工产业向“新”而进、向“绿”而行,助力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华鲁集团将持续深化地企合作,加大投资力度,推动更多新能源新材料项目落地德州,不断提升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和含绿量,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进一步深化鲁港澳交流与合作方面,华鲁集团正逐渐打开新格局。去年12月,樊军专题听取了香港华鲁2024年工作进展和2025年主要经营目标、重点工作举措的汇报,要求香港华鲁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发挥驻港澳联系公司作用,做好言商言政工作,助力鲁港澳深度交流合作,为山东省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樊军强调,2025年是集团“十四五”规划和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香港华鲁要发挥自身优势,用足用好港澳资源,助力高质量发展。要积极作为,更好履行驻港澳联系公司职能。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促进地区繁荣稳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落实好“港澳山东周”成果,推动鲁港澳三地深化合作,为山东省“双招双引”和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更大助力。担当奋进,进一步提高自身工作质效,立足港澳地区资源优势和平台优势,围绕集团三大主业开展工作,加强与各产业公司协调联动,在高端人才引进、创新项目引入、资本运营协同、国际市场开拓上提供有力支持,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助力。防控风险方面,切实守好守牢一排底线。不断提升风险意识和法规意识,要思眼前,更要看长远,坚决防控好各类风险隐患,筑牢安全屏障,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人才驱动企业高效发展

人才是企业创新和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华鲁集团坚持将“企业发展”和“人才发展”统筹考虑、协调推进,深入研究企业发展方向和人才成长规律,围绕高端化工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大力实施“引才聚才”专项行动,下好产才融合“一盘棋”。

“创新链”锻造“人才链”,华鲁集团努力激活创新发展原动力。持续强化各类平台建设,坚持产学研用协同发展,通过组建“横纵两大系列平台”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集聚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在组建横向创新平台方面,华鲁集团持续完善建设由高层次人才领衔的研发创新单元。近三年牵头搭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3家,包含国家级平台3家,省级创新平台10家。旗下华鲁恒升先后被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科改企业,主要产品成本比行业内其他企业低15%以上,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被誉为“红海之王”。组建人才培养纵向平台方面,华鲁集团抢抓各级政府大力支持科技创新机遇,充分用好相关政策,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人才平台,在人才培养平台相互协作,培养高精尖、高技术技能人才,现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43人次。

“教育链”服务“人才链”,华鲁集团催化产教融合化学反应。华鲁集团持续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完善合作机制、创新合作方式、细化合作内容,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有力推进了教育链、人才链有机衔接,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高端化工板块华鲁恒升与省内有关高校共建山东省高端化工产教融合共同体,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积极开展人才和技术交流活动,实现人才资源互通对接、科研创新相互促进、成果转化高效便捷,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生物医药板块新华制药牵头联合山东大学、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等110家单位成立全国首家药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被评为山东省产教融合示范单位,与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及山东轻工职业学院申请企校订单式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同时与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合作设立“现场工程师班”;鲁抗医药与济宁医学院建立“双师型老师培养培育基地”,双方联合共建“山东省基因工程菌选育改造技术创新中心”,与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联合设立“鲁抗医药营销订单班”。生态环保板块省环科院在原有创新平台基础上与山东大学共建大宗固废高值化协同利用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与吉林大学共建地下资源环境高精度探测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