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王琳
工业是经济的压舱石,工业稳则经济稳。1月16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同志等解读《关于加力助企帮扶推动工业经济稳进提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吹风会上获悉,《若干措施》围绕企业发展诉求,提出了18条具体措施,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推动实现全省工业经济稳进提质。
我省高度重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其作为“头号工程”作出部署、聚力推进。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焉杰介绍,此次发布的助企帮扶措施文件,既是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也结合新形势增加了部分支持政策,旨在更加精准有效解决企业现实困难。
“目前,我省各级助企帮扶工作的力度大、举措多,亟需聚焦这些好的做法进行系统梳理,针对企业出口预期转弱等现实困难,优化提升服务能级,按照企业发展阶段、规模大小、对行业发展影响等,分层分类固化为省级层面的工作制度,整合各级工作力量,全方位服务企业发展。”焉杰介绍,对此,《若干措施》提出建立省级重点联系服务、省市县三级联动、分类施策服务、指挥部协调服务、出口企业稳运行服务、工业项目服务、国内市场供给服务、国际新市场拓展服务、惠企平台服务、行业组织服务等工作机制,按照企业大小兼顾、点面结合,分级明确服务主体、企业范围、内容事项,构建起全方位服务模式,确保企业反映的诉求能够得到有效回应解决。
其中,聚焦体量大、支撑强、生产经营出现较大波动的企业,每月动态调整建立30家左右省级重点工业企业联系服务名单,由标志性产业链“链长”牵头,“一对一”做好对接服务,推动化解企业面临的阶段性困难、政策性问题。按大中小微分类开展全部工业企业帮扶指导。
“从当前看,工业企业诉求最集中、关注度最高的是资源要素保障。”焉杰介绍,我省充分吸收“要素资源保障十条”“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惠企政策清单”等有效举措,聚合各级各部门职能力量,在企业项目用地、环境容量、金融服务、财政政策方面,全力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要素资源问题。
《若干措施》提出,鼓励企业开展“零增地”技术改造,在符合规划前提下,支持通过厂房加层、厂区改造、内部用地整理等途径提高土地利用率。
值得一提的是,在“提升产业金融服务能级”方面,《若干措施》提出鼓励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新型工业化重点领域单列信贷计划,不断扩大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设备更新贷款规模,每年新增制造业贷款1000亿元、中小企业担保贷款1000亿元和供应链融资1000亿元以上。
《若干措施》还在科技创新转化、人才队伍建设、数据赋能、链群集聚方面明确措施办法,瞄准前沿方向,聚焦可持续发展,通过针对性服务,着力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巩固我省工业企业竞争优势。“对新入选为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领航企业等标杆示范的企业,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200万元奖补支持。这些真金白银的政策,将更大力度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焉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