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杨芳 冯云云 王颂博 刘东宁 李瑞琪 张柯
1月20日,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省长周乃翔作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山东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6万亿元、增长5.7%,增速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产业升级成效显著
从经济总量看,山东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6万亿元、增长5.7%,增速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新增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3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35个、居全国首位。数字经济撑起“半壁江山”,规模占比超过49%,卡奥斯成为全国工业互联网首个千亿品牌,关键软件产业规模跃居全国首位。全年接待游客超9亿人次,旅游收入破万亿。外经外贸持续提升,进出口达3.38万亿元、出口首次突破2万亿元。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9.4%,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15家、总数达36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5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预计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35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15.4%。全球首列碳纤维地铁列车投入商运,12英寸碳化硅衬底、超大尺寸铌酸锂晶体全球首发,全球运力最强固体火箭“引力一号”点火升空,全球最大直径智能盾构机“山河号”投用,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生产装置“海葵一号”交付运营,潍柴柴油机热效率第四次刷新世界纪录。一类靶向抗癌新药“齐倍安”获批上市。20万吨聚烯烃装置、高强高模碳纤维材料打破国外垄断。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探获全国首个亿吨级富铁矿。
绿色转型实现突破
获批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1.15亿千瓦,占比历史性超过煤电。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开工,招远核电一期获得国家批复,核准和在建核电机组1003万千瓦、居全国第二位。光伏装机居全国首位。肥城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东营津辉500兆瓦电化学储能项目并网。海阳核能供暖入选国家首批绿色低碳示范项目。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任务基本完成,候鸟栖息地入选世界自然遗产。日照阳光海岸绿道入选全国海洋生态保护典型案例。“国际零碳岛屿合作倡议”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发布。
基础设施加快提升
交通、能源、水利分别完成投资3252亿元、2140亿元、748亿元。“轨道上的山东”驶入快车道,高铁通车里程突破3000公里、全国第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8700公里。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20亿吨、居全国首位。通水里程突破7100公里。5G基站达到24.2万个,智能算力比例超过30%。
乡村振兴深化拓展
率先制定新一轮乡村振兴规划。省市县建设乡村振兴片区1598个、覆盖村庄1.5万个。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28万亿元,居全国首位。耕地面积连续四年净增加,高标准农田达7759万亩。粮食总产114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农产品出口连续26年全国第一。新改建“四好农村路”7570公里,农村规模化供水率达到95%。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财政民生支出首次突破万亿元、占比80%左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8%、6.2%。城镇新增就业124.5万人。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超过60%,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数量跃居全国第一,获批全国唯一整省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90%以上。城乡低保标准分别增长7%和9%。开工改造老旧小区70万户,城中村改造安置30.7万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2万户。
一年来,着重抓了以下工作
扎实抓好重大政策举措落实
争取新增专项债资金3903亿元;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383亿元、支持项目512个;实施设备更新项目7910个,完成投资4763.4亿元。优化项目投资服务,省市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9万亿元以上。激发居民消费活力,汽车更新申请76.3万辆,带动汽车销售超千亿元。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威海烟墩角村入选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
扎实抓好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紧盯产业需求强创新,围绕集成电路、工业母机、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推出科技创新10个行动计划。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省重点实验室重组、重大科技项目90%以上由企业牵头。聚焦固链强群抓产业,建成全国首个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青岛、潍坊进入全国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改城市试点。
扎实抓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行动,民间投资增长7.6%,民营资本首次进入核电等领域。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省属企业主业投资占比达99.3%。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港澳山东周、首届新加坡山东周成果丰硕,累计签约外资项目217个、总投资258亿美元。
扎实抓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聚力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出台“营商环境创新提升59条”,扎实推进21项“一件事”落地实施。创新应用“鲁通码”,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90%以上,便民热线等19项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营商环境整体水平居全国第一方阵。
扎实抓好民生社会事业发展
滚动实施20项重点民生实事。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意见,创新青年就业支持政策。建设15所“双高计划”高职院校。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高水平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启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支持创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强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政策支持,率先开展“五床联动”省级试点。
扎实抓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
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双下降”。健全债务管控长效机制,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推动保交楼全部完成,保交房完成95%以上。迎峰度夏期间,成功应对全网用电负荷39天破亿、4次刷新历史记录考验。开展社会稳定风险隐患专项整治,推动矛盾纠纷实质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