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抓好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鼓励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省政协常委、山东华特磁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兆连建议,山东省应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创新参保模式,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更全面、合理的工伤保障。
“近年来,山东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群体规模急剧扩张。”王兆连指出,由于劳动关系认定存在模糊地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面临工作风险时缺乏足够的保障。
王兆连认为,山东省应加速推进工伤保险法律法规的修订进程,充分考虑新兴就业群体的特性,明确劳动关系认定准则。清晰界定平台企业、劳务公司等作为参保责任主体的法律义务,强制要求其为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兴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并按时足额缴纳费用,确保从业人员在工作期间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王兆连建议,山东省应积极探索契合新兴就业形态的工伤保险参保模式。鉴于外卖骑手和网约车司机工作时间和收入的不稳定性,可设计灵活多元的缴费方式,如按单缴费、按日缴费或按月定额缴费等,使参保费用与从业人员的实际工作状况相契合,增强参保的可操作性与吸引力,提升其参保积极性。
设立专门针对新兴就业人员的工伤保险基金账户,政府给予适度财政补贴,助力基金平稳启动与可持续发展。鼓励平台企业、社会资本等多元主体参与基金筹集,共同分担新兴行业的工伤风险。
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伤事故的特点,王兆连建议,应该优化工伤认定流程,扩大保障范围。开辟快速认定绿色通道。对于事实清楚、责任明确的工伤案件,缩短认定周期,确保受伤从业人员能够及时获得医疗救治与相应赔偿,避免因认定程序繁琐而延误治疗与权益保障。结合实际,全面梳理并完善工伤认定标准,科学认定因工作特性导致的职业病,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更周全、合理的工伤保障,确保其权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