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政经 > 内容详情

建行山东省分行: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

2025-01-22 11:16:50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月

 

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地位举足轻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构成部分。

建行山东省分行作为金融国家队与主力军,牢记“国之大者”,将自身使命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该行高度重视党建引领,推动党建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培育弘扬、业务发展相融合,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夯实发展根基,增强内部凝聚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贡献着源源不断的建行力量。

深耕齐鲁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有了铁路运费贷,企业资金周转更加从容了,我们能把货物运往更远的地方”。2024年6月19日,建行山东济南铁道支行成功落地首笔“铁路运费贷”业务,授信额度81.4万元。“铁路运费贷”是建行山东省分行为降低企业融资和全社会物流成本,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的又一步探索。

实业兴则金融兴,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的天职。近年来,建行山东省分行不断完善国家、山东省重大发展战略敏捷响应机制,持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全力支持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中,民生福祉始终占据着核心位置。作为民生关键构成部分,房地产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局。其稳定与否,不仅关乎民众能否实现“安居梦”,更是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2022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保交楼、稳民生”。建行山东省分行迅速行动,建行山东省分行积极响应相关工作要求,制定落实一系列配套机制措施,加大对房地产企业资金支持力度,促进房地产项目顺利建设交付,助力广大购房者早日乔迁新居。探索创新推出“保交楼”三种融资模式:资产购买、房地产开发贷款和股权并购,指导辖属机构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同时向人民银行申报13个项目纳入“保交楼”支持计划名单,积极为更多房企争取享受“保交楼”政策,2023年6月16日投放首笔“保交楼”专项借款配套融资1亿元,实现当地国有大行首笔落地。截至2024年末,该行已支持全省保交房项目23个,贷款余额20.92亿元,占全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12.29%。

建行山东省分行还积极参与济南“强省会”建设、德州等市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区域战略,举办高质量发展对接活动,开创银政企三方合作新范式。该行紧盯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对接“一群两心三圈”格局,以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将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制造业、乡村振兴、民生领域等方面相结合,向超过5000家民营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助力提升市场发展活力。截至2024年末,沿黄九市对公贷款余额3511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速达20%。

基础设施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支撑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建行山东省分行保持基础设施贷款稳定增长,加大基础设施基金项目的配套贷款投放力度。截至2024年末,交通、水利、电力重点行业贷款余额1878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速30%。

建行山东省分行以金融之力赋能高速公路建设,截至2024年末,建行山东省分行累计参加40个山东高速集团承建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工作,为山东高速集团提供高速公路项目固定贷款额度930亿元,合计参与项目里程超3000公里。2024年,建行山东省分行发挥基建领域传统优势,加力推动基础设施“七网”行动,支持了济潍高速、济郑高铁等20余个交通重点项目,助力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

山东作为全国唯一拥有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制造业历史悠久,产业链、供应链完整。围绕先进制造业“突破提升年”,建行山东省分行主动对接技改清单、规上工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以“链长制”为抓手,打造服务大产业发展链条,促进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融合。

破题起势

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

作为经济大省,山东拥有数量众多的科技型企业,为解决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难题,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将2024年确定为“山东省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年”,引导全省金融机构写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2024年,山东各地科技金融亮点频出,济南“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迎来获批、建设三周年;烟台通过“投贷联动”满足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枣庄以科创积分贷破除融资堵点……

在取得这些成果的背后,建行山东省分行同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2021年,济南市获批建设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自此,建行山东省分行不断加大金融资源供给和产品服务创新力度,助力济南市新质生产力发展。试验区成立伊始,该行出台支持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20条措施,在信贷规模、利率优惠、贷款审批、考核评价等方面全力保障试验区科技企业发展。积极在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探索建立以“六专机制”为核心的科技金融机构。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但要让科创“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却并非易事,“融资难”便是制约其茁壮成长的关键因素。为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题,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建行山东省分行打造了创融、智融、兴融“三位一体”的“科创桥”品牌,在同业率先用能力流、技术流建立信用评价体系,推出五大类15款创新产品,聚焦科创企业发展痛点问题,精准服务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企业。据悉,“科创桥”品牌推出三年多以来,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近千亿元,为辖内2万余家科技企业提供了综合金融服务,占全省(不含青岛)科技企业数量的45%,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大金融动能。

此外,建行山东省分行还与证券、保险、投资机构等11家合作伙伴共同成立“科创金融联盟”,共育科创企业发展动能,打造区域科技金融创新中心新模式,不断提升科技型企业融资可得性。

点“绿”成“金”

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已然成为高质量发展不可磨灭的鲜明底色。

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行山东省分行匠心独运,综合运用“绿色信贷+租赁”的创新服务模式,为“万里黄河第一隧”隧道建设项目投放40亿元资金;在德州,建行德州分行积极作为,聚焦清洁能源领域,为“华能德州丁庄水库200MW光伏发电项目”发放4.26亿元绿色贷款……

2022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山东在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基础上,着力探索转型发展之路,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动力,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建行山东省分行快速跟进,围绕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进一步梳理和优化了制造业有关政策,出台配套方案,从融资、结算、服务等多方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助力推动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上,该行优化顶层设计,制定《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支持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方案》两个主体方案以及《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8个子方案,构建“1+1+N”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围绕“减碳、替碳”,建行山东省分行搭建绿色信贷产品体系,推出满足六大绿色产业需求的18个绿贷产品,全力支持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煤电煤炭升级改造、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库等重点项目建设。2024年10月20日晚,山东3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取得金融机构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其主办银行全部为建行山东省分行。2024年11月4日,建行山东烟台招远支行成功为玲珑轮胎母公司玲珑集团有限公司发放了第一笔上市公司股票增持贷款500万元,期限一年。这是全国首批、山东省首笔成功发放的股票增持贷款。

从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举措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建行山东省分行争当绿色金融领域的“排头兵”,积极稳健地推进绿色低碳领域业务发展,为绿色发展贡献着源源不断的金融力量。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建行山东省分行绿色信贷余额1690亿元,近四年年均增速近60%。

惠企利民

普惠金融润泽千企万户

服务实体经济,金融的普惠属性不能少。

小微企业是促就业、扶创业、活跃市场的重要力量,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

2024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从供需两端发力,搭建银企精准对接的桥梁,成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新探索新路径。自工作机制开展以来,建行山东省分行快速响应,及时启动机制各项工作,不断拓展行业场景,强化产品创新供给,量身打造专属服务,全力满足客户需求,以金融“活水”高效滴灌小微企业。

2024年,山东省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办公室下发了5.6万优质中小微企业名单,建行山东省分行迅速行动,开展“冬季攻坚”行动,周密部署“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一直以来,建行山东省分行坚持“抓大扶小”,将金融、科技与产业更加紧密结合,大力发展数字普惠,打造开放的“惠懂你”应用生态,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客群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有力支持市场主体恢复发展,助力经济社会循环畅通。

不仅如此,建行山东省分行在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方面举措频出。该行搭建“银税直连”平台,为纳税企业提供信用贷款,实现秒批秒贷,助力加快信用社会建设。此外,该行还制定了《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成本,有力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壮大。聚焦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和人员不稳定的实际困难,建行山东省分行创新推出“鲁薪保”场景模式并在全国系统推广,提供专项信贷资金用于企业员工薪资发放,有力支持稳就业、保就业。

将视角投向更广袤的乡村,建行山东省分行同样积极作为,将金融“活水”引入田间地头。据了解,为推动乡村振兴,建行山东省分行打造“1+3”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在总行搭建的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基础上,上线山东特色应用功能,探索“平台+产业模式”深耕寿光蔬菜、烟台苹果、乐陵调味品等3大重点产业集群,为涉农产业链提供全客群、全链条、全场景金融服务。聚焦全省160多家重点农贸农批市场,建行山东省分行打造“裕农市场”生态场景,累计为市场管理方、入驻商户、农户等提供贷款21.02亿元。通过持续深化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及非金融服务,赋能基层治理,提升服务体验。

“多点开花”

做好养老金融“规划图”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山东这个拥有庞大老年人口的大省,正面临着养老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局面。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养老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一,并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后,建行山东省分行迅速响应,勇挑社会责任重担,积极投身养老金融领域。在养老服务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建行山东省分行精准发力。通过为地方养老产业提供强有力的贷款支持,助力实现“老有所养、养无所虑”。2024年末,该行养老产业贷款余额达到9.29亿元,较年初新增5.47亿元,增速143.13%。

省内一家承担当地养老市场发展重任的健康养老有限公司,就收到了建行山东省分行的“及时雨”。分行迅速为其量身打造授信方案,不到1个月,超1.5亿元的首笔养老金融贷款便成功发放,用于“康养服务中心项目”建设。

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建行山东省分行同样走在前列。其成功落地建设银行系统内首单养老服务信托类业务,该业务涵盖账户管理、财产保管、利益分配等定制化服务,为总行推出“安心专养”养老服务信托增值服务积累了宝贵经验。

发展养老金融,建行山东省分行不仅有宏大的顶层设计,更有落在细微之处的暖心服务。走进建行山东省分行的网点,浓浓的适老氛围扑面而来。自2024年3月建设银行总行首批养老金融特色网点揭牌后,济南分行营业部和济宁分行营业部积极发挥示范作用。从升级无障碍通道、爱心柜台等硬件设施,到优化厅堂服务、上门服务等“软实力”,分行致力于提升养老金融业务的便利性和体验感。同时,该行持续开展“健养安”银发课堂,提高养老金融服务质效,丰富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截至2024年末,建行山东省分行共打造“示范性”适老网点109个。

数字搭台

打造发展新引擎

事实上,建行山东省分行为乡村振兴工作打造的几大线上平台,同样展现了该行在数字金融领域的有益探索。在“五篇大文章”中,数字金融既是压轴之作又被称为金融基石,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数字化时代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

在泰安,建行山东省分行与新泰市人民政府共建“信用大数据科技联合实验室”,计划利用县域内已归集的全量数据信息,探索整县授信,将“智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与建行裕农快贷系统进行直连,探索解决农户授信管理无数据支撑、无精准画像的痛点。截至2024年末,山东新泰市智慧公共信用平台已归集超1亿条数据信息,依托这些县域内最重要的数据资源,通过“整县授信”模式,该平台已累计获得超12亿元银行预授信。

在聊城,建行山东省分行则联合聊城市推出全国首个县级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冠县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平台”,实现了系统间的互联互通、用户间的相互认证,赋能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平台也被评为农村农业部全国十大典型案例。

建行山东省分行主动融入数字经济浪潮,持续提升数字化供给能力和生态化链接能力,手机银行为2889万户提供便捷的线上金融服务。依托“建行生活”,2024年建行山东省分行为1.4万家商户门店提供免佣金的线上经营和流量平台,累计承接发放政府消费券超6.5亿元,拉动消费超过19.66亿元,助力提振市场信心。此外,该行还扎实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工作,在公交出行、零售消费、代发工资、党费交纳、税务缴纳等重点场景实现全面突破,让更多市民享受数字生活便利。

齐鲁春潮涌,风好正扬帆。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建行山东省分行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山东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建行力量。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