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政经 > 内容详情

民盟山东省委会:完善长护险制度,提高护理服务供给能力

2025-01-23 10:24:2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杨芳 李瑞琪

 

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将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其中将推进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

民盟山东省委会调研后发现,当前我省长护险还存在覆盖范围、保障标准、筹资渠道等制约问题,于是向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完善长护险制度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建议》,建议提高覆盖范围、统一筹资标准,统一失能评估标准,合理确定保障范围、规范支付标准,提高护理服务供给能力。

长护险平均报销比例达80%左右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及失能人口增加带来的严峻挑战,提升失能者的生活质量,我国于2016年开展了长期护理保险(简称长护险)的探索试点,山东省被列为长护险试点重点联系省份之一。

山东是全国唯一一个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2000万的省份,老年人口数量全国第一。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山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特别是试点以来,山东省探索建立“多元筹资、城乡一体、医护兼顾、市场主体”的长护险制度体系,长护险平均报销比例达到80%左右,累计有40万人受益,基金支出109亿元。

民盟山东省委会调研后发现,当前我省长护险还存在诸多问题。就覆盖面来说,只有济南、青岛、东营、济宁实现城乡居民长护险全覆盖。我省长护险的筹资渠道和标准也各不相同,目前存在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个人账户基金、财政补贴、福彩公益金、单位缴费、财政补贴、个人缴费等多种筹资形式和标准,并且均没有独立筹资渠道,依赖医保基金。且除了青岛、东营,省内绝大多数城市没有建立长护险风险调剂金或储备金制度。

同时,失能评估标准不完善。除了烟台、济宁等地,绝大多数城市长护险的审核机构和评估机构没有相互独立,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保障范围和支付标准也有待明确,缺乏全省统一的基本保障清单和医疗护理范围清单。

此外,护理服务供给能力建设滞后。调研发现,二三级医院向失能老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动力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提供护理服务的意愿,但面临居家上门护理基金支付限额过低等制约因素。

建议提高长护险覆盖范围

为完善我省长护险制度,民盟山东省委会建议,提高覆盖范围、统一筹资标准。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的独立的长护险制度,明确时间节点,覆盖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建立单独的筹资渠道,改变从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划转的做法,合理确定财政补助在筹资中的地位,做好相关制度设计。确定全省统一的筹资标准范围。

民盟山东省委会还建议统一失能评估标准。合理确定保障范围、规范支付标准。建立省级层面的基本护理保障需求清单。厘清医疗护理范畴,划清与基本医保基金支付的医疗护理之间的界限。总结各市基本保障需求范围,根据实际确定基本保障需求范围。鼓励经济条件较好或资金筹集宽裕的地方建立基本护理保障需求清单扩展版,扩大保障范围。鼓励支持将失智人员纳入保障范围,探索建立预防失能机制。

建议按失能等级进行补贴,对失能人员家庭成员提供的护理服务给予费用支付。不论是机构护理还是居家护理,同等失能等级实行统一的支付标准。探索建立适合家庭成员提供护理服务的基金支付标准办法,鼓励、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家庭成员主动提供护理服务。

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护理服务供给能力。深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制定合理的护理服务价格标准,引导更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护理服务。对于医疗资源丰富的地区,允许二级医疗机构转向医养结合,专门从事失能人群的医疗护理。还可探索建立省级长护险评价标准,提高服务供给质量。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