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东宁
“报告中多次提到了齐鲁石化鲁油鲁炼项目,我倍感振奋,更深感责任重大。”谈及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感受及工作规划,省人大代表、齐鲁石化公司炼油工艺高级专家蔡文军表示,他将继续扎根一线,埋头苦干,为高标准推进齐鲁石化鲁油鲁炼项目,打造我省新型工业化实践高地贡献更大的力量。
2024年12月,齐鲁石化鲁油鲁炼项目正式开工。作为我省的重大工程项目,齐鲁石化鲁油鲁炼项目总投资超过220亿元,主要建设10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200万吨/年高端碳材料装置、20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15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100万吨/年乙烯及其下游配套装置,以及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等。
蔡文军表示,项目建成后,齐鲁石化原油加工能力增加到1600万吨/年,乙烯产能达到100万吨/年,乙烯原料可以实现完全自给,聚氯乙烯产品产能恢复到60万吨/年,新增高端碳材料产品62万吨/年,将进一步积累高端跃升突破势能,助推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石化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
除了收获喜悦与信心,本次参会,蔡文军也带来建议,呼吁研究出台地方化工中试项目管理办法。
蔡文军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中试项目是指在新技术或产品开发过程中,从小试到工业化生产之间的过渡阶段所进行的一系列试验和生产活动。“通过梳理我发现,现有政策在提及中试环节时,通常是采用支持建设中试基地、实施减免税等较为宽泛和模糊的描述,缺失专门针对化工中试项目的管理办法。”蔡文军说道。
对此,他建议制定和完善专门针对化工中试项目的地方相关管理办法及流程,明确化工中试监管政策边界和主管责任边界,使各职能部门在审批和监管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对中试项目审批建立容错和尽职免责机制,为高端化工科技成果落地创造良好制度环境。
“同时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组建技术评估专家委员会开展定级分类评估,根据不同化工行业实际情况,以及危险程度、反应类型、物料种类、投入量等对化工中试项目进行定级分类,进行安评、环评一站式服务。”蔡文军告诉记者。
作为一名石化行业的科研人员,在参加审议的过程中,蔡文军也同样谈及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他表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社会、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相信按照两院报告中提出的“加强新技术、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等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久久为功持续为知识产权提供保护,让知识产权深入人心,一定能够助力山东打造知识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