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政经 > 内容详情

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收到代表建议1102件

2025-01-25 10:28:4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东宁

 

1月24日下午,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在山东省新闻中心举行。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会上获悉,本次大会共收到10名以上代表联名提出的议案72件、代表建议1102件。

共收到代表审议意见1504条

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李业文在会上表示,本次大会期间,与会代表充分发挥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特点优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建言献策,提出许多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大会共收到10名以上代表联名提出的议案72件,其中立法方面的60件、监督方面的12件,涉及发展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转型、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点工作。经大会主席团研究,确定将65件作为代表议案处理,已全部交由省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在闭会期间审议,其余7件代表议案转为代表建议处理。

大会共收到代表建议1102件。代表们高度关注推进高质量发展,就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提振消费等提出建议380余件;非常重视增进民生福祉,围绕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养老托育等提出建议390余件;十分关心城乡融合发展,聚焦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等提出建议200余件。

本次大会继续安排省直有关部门单位组织力量,在各代表团审议相关报告时,到代表团面对面听取代表的审议意见,并通过当面、书面、电话等互动交流方式,及时向代表作出答复。大会期间,省直48个部门单位组织80多位有关负责同志参加这项工作,单位范围和参与人数都是历史上最多的,工作效果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根据统计,各有关方面共收到代表提出的审议意见1504条。其中,省人大常委会收到61名代表提出的审议意见91条,省政府收到171名代表提出的审议意见292条,省法院收到362名代表提出的审议意见675条,省检察院收到287名代表提出的审议意见446条。经过大会秘书处的精心组织和省人大常委会、“一府两院”的扎实努力,在大会闭幕之前,这些审议意见已全部向相关代表答复完毕,代表们普遍表示满意。

今年计划投资2.77万亿元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孙爱军表示,2025年,我省将聚力深挖释放内需潜力,把抓项目扩投资牢牢抓在手上,已提前谋划15000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77万亿元、超过去年计划投资900多亿元;同时,细化梳理了年度拟投产项目3900多个、比去年多100个左右,对这些项目,将跟踪服务、全要素保障,推动快建设、早达效。尤其是,抓住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等政策性资金支持机遇,加大城市更新、设备更新、应急保障等领域项目谋划储备力度,做细做实前期工作,争取更多项目纳入支持范围。聚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推进重大生产力布局调整,积极争取重大石化项目落地建设,一体推进传统产业节能降碳改造、装备技术升级、先进工艺推广,使之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并抢抓新兴未来产业发展风口,实施好人工智能发展三年行动,布局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开展无人驾驶试点,再谋划实施100个左右数字产业重点项目、给予用地指标单列,落实好20条专项支持政策、加快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全力抢占新赛道、壮大新动能。

聚力提速能源绿色转型,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尤其是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不仅是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也是扩投资、稳增长的重要力量。今年将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提速建设胶东半岛核电等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新开工一批风电、光伏项目,确保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3亿千瓦、占到总装机的一半以上;同时,深入实施煤电转型升级行动,全年能源领域投资保持在2000亿元以上,推动能源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全面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

政府工作报告中,科技创新成为高频词,无论是总结成绩,还是部署工作,科技创新都是浓墨重彩。对此,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孙海生表示,该厅今年将继续发力,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我省将全面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科技攻关更加突出“精准性”,紧紧围绕重点产业创新需求,深入实施科技引领产业发展十大行动计划,精准布局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围绕石油化工、冶金等传统产业,突破高纯电子化学品、高性能金属材料制备与加工等关键共性技术,强化新技术对生产流程的系统再造。围绕集成电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突破先进芯片制造、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等核心技术,加快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突破AI大模型开发、大载重长航时无人机研制等前沿技术,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平台供给更加突出“契合度”和“显示度”,布局建设阶段突出“契合度”,让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与产业结合得越来越紧密。

持续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推动龙头企业成为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双链主”。

狠抓科技成果转化16条措施落地见效,着力建强用好山东科技大市场,积极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区,打造立足山东、联动全国的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同时,我们将持续强化科技金融支撑,完善“科融信”综合服务机制,扩大“拨投贷”联动、“先投后股”试点,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组织至少5000场演唱会音乐节

省文旅厅党组副书记、厅长喻剑南表示,新的一年,该厅将联动金融机构推出不少于5000万元的消费减免优惠,广大游客在山东只要刷银联卡或指定银行卡,就可享逛景区满50减10,住酒店和等级民宿满200减30,泡温泉满150减30,旅行社团费满1000减30的优惠。并组织全省1200余家景区,特别是4A级以上重点景区,推出门票减免等170余项优惠政策。

在组织好非遗、节庆等传统活动的同时,聚焦演唱会、演出、赛事等重点发力。演唱会方面,济南将举办刀郎、李宗盛演唱会,烟台举办刘若英、青岛举办毛不易演唱会,2025年全省计划组织演唱会、音乐节不少于5000场,让老中青三代尽情参与、嗨唱齐鲁。

以办好上半年在德州召开的2025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下半年在济宁举办的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为引领,持续优化产品业态。主要的新策划有:发展旅游列车。适时增开大众旅游列车、银发旅游列车、主题特色旅游列车,推出配套产品和优惠政策,加大组团社奖补,让广大游客乘着列车便捷游山东,相信能给大家带来新场景新体验。

确保民生投入只增不减

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元强表示,2025年,财政部门将重点从三方面入手,接续办好重点民生实事,落实落细各项民生政策,让民生保障持续加力、更加给力。

财政部门将带头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厉行节约、精打细算,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民生急需上。各级财政日子再紧,也要确保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惠民实事只多不少。

统筹中央资金,加大财力下沉力度,推动更多资金向财政困难地区倾斜,向县域基层倾斜,切实增强基层民生保障能力。对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领域的省与市县共同事权事项,省级将严格按照支出责任予以足额保障,减轻基层民生支出压力。并会同有关部门,把民生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情况,作为财会监督、绩效评价的重点,进一步严格资金使用监管,提升民生资金质效,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