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吴绍博
“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2月17日,党中央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对民企发展提出新要求新期待,民企发展迎来新的春天。
2月26日下午,山东在烟台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与30余名民营企业家面对面交流。7位企业家代表围绕产业发展、政策支持、营商环境等方面谈感受、议发展、话未来,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唱响山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春之声”。
民营经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对于身处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山东而言,民营经济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近年来,山东民营经济持续蓬勃发展,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全省民营市场主体总数超过1439万户、占全省市场主体总数的98.9%,贡献了全省67.6%的税收和80%以上的就业;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1.7%,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1.8%,撑起了山东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
扩活力,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5万家,51家企业入选2024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0强;116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95%以上;235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中,民营企业占71%。
“半壁江山”,当有半壁江山的格局和定位。会议提出,希望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积极服务融入重大战略,主动适应产业升级趋势,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扎实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
山东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体现在体量上,更体现在质量和效益上。山东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不断创新求变,涌现出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例如,魏桥创业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铝业生产商之一,不仅在规模上占据领先地位,更在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歌尔股份作为中国最大的智能硬件制造商之一,凭借在声学、光学、传感器等领域的深厚积累,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引领行业潮流。
民营经济在山东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其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作用上。山东民营企业积极投身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据统计,2024年山东布局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124项,其中由民营企业牵头占比75%以上;建设省技术创新中心156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71家,民营企业牵头建设占比均在60%以上。
此外,山东民营经济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民营企业作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为全省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同时,民营企业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好政策保驾护航
山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一系列有力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这些政策不仅优化了营商环境,还简化了审批流程,降低了税费负担,极大地激发了民营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孙爱军在会上表示,“在发展民营经济上,山东家底厚实、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一二三次产业中均有一大批引领性的骨干民营主体,大中小企业协同配套能力强,支柱型民营制造业企业技术领先、实力雄厚,为稳定经济增长、扛牢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担当作出了重要贡献。省发展改革委将充分发挥民营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全力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融资难、融资贵是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省委金融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陈颖表示,今年将大力推进政策集成创新,出台深化金融改革支持民营经济的相关政策,协同推进“一月一链”融资促进行动,加大对种业振兴、跨境电商等民间信贷支持,培育壮大耐心资本,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扩大小微和“三农”主体担保规模,以金融力量激活民营经济一池春水。
山东省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孙成良表示,为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山东政法机关扎实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三年提升行动,严厉打击涉企经济犯罪,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若干措施》,开展不平等对待企业法规政策清理。开展打击经济犯罪“鲁剑”等专项行动,依法惩处招投标领域违法犯罪,依法打击破坏生产经营、合同诈骗等涉企经济犯罪,依法惩处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为强化要素保障,山东各地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例如,济南市制定出台全市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优选民间投资项目,给予融资促进、要素供给等方面支持。此外,山东还建立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和民营企业投资机会清单,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向民营企业开放。
为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山东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各级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专项小组及其办公室作用,统筹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同时,加强监测分析和跟踪问效,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落实,确保民营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健前行。
感受民营企业家的信心
26日的会议上,共有7位企业家代表发言,分别是登海种业(002041.SZ)名誉董事长李登海、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红霞、歌尔股份(002241.SZ)总裁李友波、特锐德(300001.SZ)董事长于德翔、天岳先进(688234.SH)董事长宗艳民、淄博纽达特行星减速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利书、南山集团程仁策。
李登海表示,“2月17日,我作为民营种业企业代表,参加了民营企业座谈会,感触最深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坚定支持,给民营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吃下了‘定心丸’。二是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为民营企业矢志创新突破注入了“强心剂”。我们将牢记嘱托,聚焦主责主业,奋力在高产攻关、科技创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为山东在种业振兴、乡村振兴中‘走在前、挑大梁’作出应有贡献。”
张红霞表示,“魏桥创业集团将牢牢把握新的发展机遇,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前,算力成为支撑产业升级的关键基础,魏桥集团算力中心为产业智能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持。”
李友波表示,“歌尔自主研发了硅基Micro OLED等主流微显示技术和产品,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链主企业,歌尔还将加快升级制造模式,打造歌尔制造模式GPS(Goertek Production System),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推进制造模式向标准化、精益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变,增强在先进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建议山东大力支持AI+元宇宙产业发展,制定AI+元宇宙产业发展十年计划,统筹规划全省资源,支持微显示、集成电路等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于德翔说,“特锐德自2004年成立至今,已成为箱式电力设备的领军企业。在电动汽车充电网建设上,累计投入67亿元研发资金,获1370项专利,建成‘三网融合’体系。建议推动省市县级平台向民营企业开放资源,构建中国领先的充电网+微电网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宗艳民表示,“公司去年在全球率先发布12英寸碳化硅衬底,标志着我们正在引领碳化硅衬底迈入超大尺寸新时代,实现了我国在碳化硅衬底领域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后续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高品质,打造我省碳化硅国际品牌。建议山东在进行产业规划时,充分发挥好龙头企业和优势企业强强联合的作用,以项目为牵引,加强产业链合作,不断巩固和推进新质生产力产业优势。”
安利书说,2月17日的民营企业座谈会,突出科技创新主题,邀请多位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行业企业家与会,释放了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烈信号,让我们倍增事业发展的信心和科技报国的信念。山东制造业基础雄厚,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两大优势兼具,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恰逢其时、大有可为。我们将继续深耕智能机器人赛道,组建“院士+工程师”攻坚团队,构建“云—边—端”智能系统,研发投入占比保持在12%以上,推动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大国母机、半导体装备、具身智能产业链强链补链,迭代丰富人形机器人、行走机器人等系列产品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