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杜姿霖 实习生 潘云博
春寒料峭中,齐鲁大地涌动着一股澎湃的发展热潮。2月24日,山东省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推进会、2025年春季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济南举行,全省16市同步开启重大项目建设“春耕图”。1006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规模达1.04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762亿元,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领域,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3个,平均单体投资10亿元以上。这些项目不仅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且带动效应强,其中民营企业项目数量和投资金额均超过半数,显示出山东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强劲动力。
省会济南项目量领跑全省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注意到,省会济南在重大项目投资方面表现突出,以73个重大项目、740亿元总投资和28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领跑全省,彰显了“项目提升年”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些项目不仅将直接推动济南的建筑、原材料、机械设备等多个行业的发展,还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进而拉动消费。长期来看,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为济南提供稳定的产业支撑,持续增长的税收,并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项目结构同样值得关注,据悉,此次济南集中开工的项目涵盖了重点产业、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等多个关键领域。其中,重点产业项目占据主导地位,共45个,年度计划投资160亿元,涉及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多个产业领域。
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项目也是此次集中开工的重点。在基础设施领域,11个重大项目年度投资76亿元,涉及交通、能源、市政等领域,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完善济南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城市的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
在济南市历城区的中科曙光济南基地,随着工程车的齐声鸣笛,项目迈入新阶段。该项目位于济南超算数字经济生态创新圈,圈内科教资源聚集,人才优势明显,计算产业基础厚实,可实现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紧密协同。据了解,未来三到五年,这里将形成集研发、制造、算力服务、生态建设于一体的大规模先进计算产业集群。中科曙光信息产业(山东)有限公司总裁、中科曙光集团副总裁李传军表示,基地选择落地济南,正是看中了这里的区位、人才和产业优势。
事实上在今年1月,企业就发现一般工业用地无法满足研发用房的设计需求,便将问题反映到了历城区。了解企业面临的现实困难后,历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迅速寻求解决方案,于1月7日召开济南市标准厂房联席会议,并邀请多部门到场进行专题研究,决定按照济南市拟出台的标准厂房新规定给予项目支持。前后仅用一周时间,就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李传军表示,项目建成后,算力中心将以超强算力给济南市乃至山东省人工智能企业提供算力支持;并通过生态适配中心,将把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聚集到济南。
潍坊各地“项目为王”引领经济腾飞
重点项目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核心载体,同时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025年春季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潍坊分会场设在高新区新型储能电池生产应用及新能源产业园,该项目总投资高达5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亿元。
据了解,该项目将建设新型液流储能电池及储能电站生产车间、光储燃荷一体储能生产车间、储能示范电站车间、新能源研发及测试中心等,建设国内首个市场化运营的百兆瓦级全钒液流独立储能电站,是山东省首个长时液流电池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可招引40家以上企业入驻,年产绿色低碳智慧能源装备、新型储能电池3万台(套),年实现充放电量3.5亿千瓦时。此外,该项目还与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等龙头企业展开深度合作,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利润10亿元、税收6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
在这股项目建设的热潮中,潍坊各地也展现着独特的创新精神与担当作为。据了解,滨海区启动了40个项目的建设,总投资达460亿元,涵盖了海洋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以及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滨海区全面打响了项目招引、落地开工、建设推进、竣工投产以及产业发展的“五大攻坚战”。青州市则秉持“项目为王”的理念,争分夺秒抓建设,提升质效促招引,深度挖掘潜力争取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实施。诸城市坚持“一盘棋”思想,围绕项目转,聚焦项目干,积极落实诸如“拿地即开工”“五证同发”“标准地”招商等一系列务实举措。
在潍坊滨海区,作为潍坊分会场的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海卤水淡化浓缩及工厂化制盐卤项目现场也迎来了40个项目的开工建设,总投资额达到460亿元。
此外,同步开启的40个项目涉及海洋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以及装备制造等领域,建成后预计实现产值980亿元,为潍坊滨海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积蓄强大的高质量发展潜力。此次开工的项目不仅投资强度大、技术含量高,而且发展前景良好,其中就包括投资56亿元的国能海化(潍坊)能源有限公司潍坊滨海风光储智慧能源示范基地二期项目;投资12亿元的潍坊合方新能源储能电站项目;投资10亿元的山东冀凯智能矿山AI可视化装备产业化项目;以及投资9亿元的潍坊融潍储能科技独立储能项目等。
以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海卤水淡化浓缩及工厂化制盐卤项目为例,该项目投资9.8亿元,采用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新型海卤水淡化浓缩全膜法工艺路线,日产浓盐水4万立方米,高品质淡水4万立方米,普通淡水3万立方米。
菏泽212个项目总投资近1500亿元
开年状态往往决定了全年走向,而以何种姿态起步,则直接影响着全年项目建设计划以及经济发展的节奏和质量。记者注意到,在2025年春季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上,菏泽市分会场集中开工了212个项目,总投资1469亿元。这些项目涵盖了基础设施、重点产业、民生改善等多个领域,将有效拉动经济增长,有力支撑起菏泽未来的发展。
本次菏泽分会场设在华科输变电项目是菏泽市机电设备制造产业提档升级和补链强链项目,该项目由上市公司河北建投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牵头,会同骏驰电气、华科电气、润驰电气、迅驰电气等联盟企业共同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达2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为10亿元,总占地面积560亩,主要建设厂房、办公楼等共计92万平方米,购置绕线机、压力机、干燥炉等设备5600台(套),引进电气自动化生产线500条。
在技术研发与创新方面,该项目还与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抢抓国家新能源发展趋势,聚焦全系列的新能源变压器关键设备研制,集大型光伏电站、风能电站、风光储能一体化电站、重卡换电站等项目供电研发,拥有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20余件。
记者了解到,项目竣工投产后,将加快提升成武县作为省级电工电器产业集群、山东省优质输变电产品生产基地的区位优势,带动产业链蝶变升级,形成辐射全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输变电产业示范基地,预计年产值达到60亿元以上,年纳税额5亿元,解决就业岗位3000多个。
菏泽鲁西新区在本次集中开工活动中,共有31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60亿元,涵盖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这些项目均是围绕新区“221”现代产业体系布局、在细分产业领域建链补链强链的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50亿元、税收20亿元,将有效膨胀壮大主导产业、带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为鲁西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