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王琳
为进一步加大博士后招引力度,集中优势资源支持优秀博士后人才创新发展,2月28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2025年度山东省博士后招聘简章和“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岗位。
据了解,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以下简称“博新计划”)聚焦国家和省重大发展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沿科技领域,依托国家和省重点科研创新平台、特色优势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重点科研转化项目设立创新岗位,择优遴选新入站的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给予一次性经费专项资助。
2025年“博新计划”按照“按需设岗,按岗引才”模式,共设立“博新岗位”810个。从覆盖范围看,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置岗位500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设置岗位310个,“博新岗位”实现高校设站单位、16市以及重点产业和重点优势学科全覆盖。从产业领域分布看,岗位数量较多的产业领域主要包括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海洋、高端装备。
记者注意到,“博新岗位”招引条件要求,应聘人员需符合设立“博新岗位”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以下简称“设岗单位”)博士后招收要求,且需在2024年10月15日后来鲁入站,在我省各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且须将人事关系(含人事、工资关系及人事档案)转入博士后设站单位。
此外,应聘人员应为最新国际公认的三大世界大学排名体系(近三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HE”“QS”“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排在前200名高校或国内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毕业,或以第一作者在Nature、Science、Cell子刊(仅限一区)等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或博士导师为两院院士的优秀博士。
“博新计划”人选在综合待遇方面,将享受省、市(含所在县市区)、设岗单位优势资源统筹叠加,切实提升“博新计划”人选引育的成效。省财政按照一定标准提供专项科研经费和生活补助。专项科研经费方面,自然科学领域分为A、B两类资助,A类16万元,B类10万元,社会科学领域资助标准为8万元;生活补助方面,分别给予一次性补助20万元。设站单位给予生活补助配套支持。省、市、设岗单位叠加后的综合薪酬标准应不少于30万元,支持期限2年。
“博新计划”人选还将享受高级职称评审“直通车”制度,在站期间或出站留鲁后均可根据个人科研工作实际直接申报正高级或副高级职称。我省还将为“博新计划”人选颁发“山东惠才卡”,提供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具体按照《山东省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分级分类服务管理办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