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政经 > 内容详情

金价波动下,山东市场哪些黄金产品走俏?

2025-03-04 10:31:4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杜姿霖 实习生 潘云博

记者走访得知,小克重一口价饰品成为当下年轻人新宠

“自今年春节以来,黄金价格整体波动较大,但消费者的购金热情不减反增,尤其是婚嫁系列的黄金饰品销量还是不错的。”周女士是济南市历下区一家黄金饰品品牌的销售经理,采访中她向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透露,目前国内金饰的价格较2月末高峰时下跌超过20元/克,部分消费者选择在此时购置黄金,但也有部分消费者坚持“买涨不买跌”的观望态度。

为深入了解市场动向和消费者偏好,记者近日走访了济南市多家黄金饰品品牌门店。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国际金价在2月28日出现大幅跳水,国内金价也随之回落,但消费者的购金需求并未受到明显影响,小克重金饰、黄金手机贴等平价黄金产品也因具有“可提供情绪价值”等特性受到年轻消费者青睐。

金价再度下滑

婚嫁类黄金饰品市场遇热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关注到,自今年开年以来,国际金价飙升,但在2月28日,国际金价迎来大跳水,COMEX黄金价格一度跌至2832.5美元/盎司,较2月24日盘中创下的历史高点2974美元/盎司,跌超4%。

公开数据显示,3月3日,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价格为671.18元/克,与2月28日(675.5元/克)相比,下跌约0.64%,国内各大黄金饰品品牌价格也再度出现下滑。

具体来看,3月3日,国内黄金价格为671元/克,回收价格658元/克。纵观国内各大黄金珠宝品牌,例如周大福、周六福,3月3日的黄金价格均为875元/克,老凤祥为872元/克,周生生为870元/克,老庙黄金为869元/克,中国黄金与潮宏基同为857元/克,与3月1日相比,均出现了5—8元/克的下跌或涨平。

“目前来看,金价下跌对销售的影响不是特别大,反而很多消费者在金价下跌后赶来门店咨询。”2月28日,济南市历下区一家周大福工作人员孙女士告诉记者。

同样,济南世茂广场一家黄金饰品品牌工作人员张女士告诉记者,今年是传统意义上的“双春年”,即一年内出现两个立春节气,象征着“好事成双”,这一传统观念也为黄金饰品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许多消费者出于婚嫁需求购金。正在该门店选购饰品的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为了图个好兆头,她特意在5月为儿子举办婚礼,并选购了几件黄金首饰。

年轻消费者偏爱小克重金饰

平价黄金贴片暗藏消费隐患

以“金豆豆”、串珠、生肖款为代表的小克重金饰因价格亲民、工艺精美,受到消费者青睐。济南市民王女士表示:“小克重金饰价格适中,设计时尚,非常适合日常佩戴,特别受年轻人欢迎。”

值得注意的是,与传统手镯、项链等大克重金饰按克计价不同,小克重金饰普遍采用一口价销售模式。调查显示,这类饰品克重一般不超过5克,价格区间从300元到4000元不等。例如,在淘宝,某黄金珠宝品牌于春节前推出了一款定价为969元、克重0.8克的999足金吊坠,目前已经售出2000多件。

但也有消费者担忧:“小克重金饰尽管价格低廉,但信息透明度较低,无法辨别产品质量究竟如何。”以黄金珠宝品牌世纪缘在线上出售的一款足金竹节吊坠为例,该吊坠售价仅为259元,但并未标注具体克重。当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该品牌工作人员时,工作人员表示可到线下使用电子秤测量。同时,尽管品牌提供了鉴定证书,但仅出示证书封面,并无详细信息。

与此同时,黄金手机贴片也逐渐成为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这类贴片克重极轻,通常在0.001—0.05克,价格在20至400元之间,样式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祝福语,也有热门IP联名款。济南市民范女士表示:“购买黄金手机贴片主要是为了讨个好彩头,价格实惠,兼具装饰性,符合年轻人的文化喜好,不过我也曾买到过标识足金,但实际材质为玉髓镀金的‘黄金贴片’。”

正如范女士所说,这类小而美的“黄金”产品,也隐藏着正常消费者难以及时辨别的漏洞。曾有消费者反映,其携带多款黄金手机贴到门店检测,结果仅有一款标示克重为2毫克的产品为999足金材质,其余几款均为18K金、19K金或沙金材质。更有甚者,部分贴片在熔炼后化为灰烬,完全失去回收价值。

有业内人士认为,小克重黄金贴纸的流通既是对黄金市场的一种创新,也是对传统黄金消费观念的一种突破。但若按照市场价格换算,某些黄金贴片换算后的单价(以一克为标准)高达2000元以上,产品溢价较高,且并不具备投资价值。

银行投资金条变身“香饽饽”

手工打金每克或可省上百元

中国黄金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黄金消费量黄金首饰532.02吨,同比下降24.69%;金条及金币373.13吨,同比增长24.54%。业内人士分析,国际局势动荡加剧了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显著提升,推动了消费者对金币和金条的需求增长。

“黄金市场有句老话,买涨不买跌。”走访中,在历下区文化东路某国有大行工作的徐先生告诉记者,金价高企并未抑制消费需求,反而吸引了大量投资型消费者。“他们出于保值增值的目的,纷纷购买金币、金条等产品,部分大克重投资金条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然而,并非所有消费者都以投资为目的选购黄金。“想打一套首饰,但现在金价太高,孩子建议我来银行买金条自己打。”2月27日,在济南市历下区一国有大行,记者采访到了市民陈女士。“银行金条现在685元一克,加上作坊几十元的加工费也才700多元,比店里省多了。”

针对类似需求,徐先生建议:“银行的金条产品一般分为投资金条和工艺金条,两者都是999足金,但投资金条纯度高、工艺简单,不仅保值性强,且易于加工,更适合打制首饰。”

记者也从历山路一家黄金回收门店了解到,目前黄金加工主要采用手工和浇筑两种方式。对于小型金饰,工费通常按款式一口价计算;而对于克重较大的金饰,则按克计费,每克加工费约为10—20元。

“金包银”饰品销量攀升

多家黄金回收门店表示拒收

“‘金包银’戴起来和金饰一模一样,花小钱就能办大事”“想要低价投资黄金的朋友放心入手”,近年来,“金包银”饰品凭借其酷似黄金的外观和相对低廉的价格迅速走红市场,成为不少消费者眼中的“黄金平替”。

记者了解到,“金包银”是一种通过电铸工艺,在足银基材外均匀包裹一层足金的饰品。其色泽与足金饰品极为相似,但价格仅为足金饰品的十分之一左右。其定价方式为金银原料价格加上工艺费,其中金银价格按当日市场价格计算,工艺费根据产品种类不同,一般在20—30元/克之间。

以记者了解到的一款售价1268元的古法素圈“金包银”手镯为例,该手镯直径4毫米,总重17.32克,其中金重0.82克、银重16.5克。按照当日金价670元/克、银价8元/克计算,原料成本合计约681元,剩余587元为工艺费,折合每克工艺费约为34元。

尽管“金包银”饰品在市场上备受追捧,但记者调查发现,许多“金包银”门店仅提供饰品的价格标签,并不能出具权威机构的鉴定证书。即便有证书,通常也仅标注“系足金/足银饰品”,并未明确标明饰品的具体金银克重。销售人员坦言,由于“金包银”分离检验难度较大,在不破坏饰品的情况下,几乎无法准确测定其含金量。

此外,“金包银”饰品还面临“回收难、不保值”的困境。当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多家贵金属回收店铺时,均被告知拒收“金包银”饰品,理由是提纯困难且假货泛滥。而部分销售“金包银”饰品的店铺虽表示可回收,但仅按当日金银价格的90%进行回购,且工艺费不予退还,这也意味着消费者需自行承担工艺费损失。

针对“金包银”市场存在的种种隐患,中国消费者协会特别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此类饰品时需保持理性,优先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并要求提供权威检测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确保饰品的真实性和质量。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