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于娜
3月3日,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张寒冰为4岁重度失聪患儿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记者 王莹 摄
近日,我省多地医保部门转发山东省医保局《关于做好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执行工作的通知》,明确人工耳蜗、外周血管支架两类高值医用耗材国家集采中选结果将分阶段执行。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自2025年3月3日起执行,首年采购周期为2025年3月3日—2026年3月31日;国家组织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自2025年5月8日起执行,首年采购周期为2025年5月8日—2026年5月31日。2月28日,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中选产品按中选价格已在山东省药械交易平台挂网。
“3月3日是山东省人工耳蜗集采落地的第一天”,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张寒冰做完一台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后表示,“现在我们集采目录里的这款人工耳蜗比较高端,集采之前价格在28万元左右,集采之后包括体内机、体外机在内都纳入了医保报销范围,集采价格降到了46666元。”据了解,人工耳蜗是解决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最有效的医用耗材,与以放大声音信号为主要功能的助听器相比,它能够重建感音器官,让患者重获新“声”。
本次人工耳蜗集采共有5家企业中选,包括奥地利美迪乐医疗、美国领先仿生、澳大利亚科利耳等外资企业,上海力声特、浙江诺尔康等内资企业。集采后,人工耳蜗单套(含植入体、处理器)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将大大降低群众医疗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