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政经 > 内容详情

住鲁全国人大代表郑思敏:以产业振兴为翼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2025-03-10 10:15:04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晓彤

住鲁全国人大代表郑思敏 记者 王颂博 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同样提到“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如何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这个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得利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思敏一直在思考。

今年两会期间,郑思敏围绕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提出了以产业振兴为引擎,激活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和数字化转型新动能,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新建言。“乡村振兴,关键在党、重点在人、出路在产业。”在郑思敏看来,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而振兴产业,办好企业则是关键。

“得利斯集团创立伊始,就将企业、村庄和村民三者的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企业成长为家乡发展出力、为村民造福,是我们始终的坚持。”郑思敏告诉记者,作为成长于扎根乡村、县域发展的农业民企,得利斯集团始终立足三农,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据了解,近年来,在郑思敏的带领下,得利斯集团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业,以肉制品加工为核心,坚持走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通过自身产业链条辐射带动得利斯村及周边农民共同富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指出“三产融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郑思敏告诉记者,在她此前的调研和实际工作中发现,当前我国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仍存在产业链条长、转化难度大、附加值低等问题。

“想要破解三产融合梗阻,激活乡村产业动能,就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广‘联农带农’的收益分配模式。”郑思敏指出,实践证明,只有让农民深度融入产业链,乡村振兴才能行稳致远。

“以诸城模式为例,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引领,将分散的农户与市场紧密连接,带动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够把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更加紧密地衔接起来,打通全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郑思敏提到,除了龙头企业,政府有关部门在促进三产融合的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希望政府能对开展三产融合业务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技术帮扶,鼓励相关企业加强品牌建设,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记者了解到,作为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得利斯集团是“诸城模式”的发源地。近年来,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延伸,得利斯已构建起了覆盖粮油饲料加工、生猪养殖、肉类深加工、生物工程的全产业链。

“以我们投资10亿元的10万吨肉制品智能制造中心为例,通过引入自动化、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流程数字化,年销售收入达20亿元,还带动了五百余名村民就业。该项目不仅提升了效率,还让更多的产业链附加值留在农村,助力了农民增收增富。”作为创新引领发展的受益者,郑思敏深谙跟上时代脚步,推进农业产业数智化转型的重要性。

在郑思敏看来,近年来,山东在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推进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我作为山东县域、乡镇经济的一线实践者,身在发展中,也受益在发展中。”

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郑思敏充满了信心,“我将与得利斯集团一道继续秉持‘扎根在农业、让土地生金、让农民增收’的初心,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宏伟目标不断前进。同时,也欢迎大家来山东投资、来潍坊投资、来诸城投资。来到诸城,‘诸事皆成’。”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