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晓彤
今年两会期间,张果虎围绕半导体硅片技术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2020年,我们的项目通线量产后进入发展快车道,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都得到了长足进步。截至2024年底,各类硅片产能达到60万片/月,已成为国内半导体材料研发领域的标杆企业。”这是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住鲁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果虎在回复外媒时的精彩作答。在山东创业、生活7年有余,他深切感受着山东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带来的各种便利,也成为了建设、滋养这片沃土的重要一分子。
2018年,山东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动新材料融入高端制造供应链,建设具有国内尖端水平和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检验检测中心和产业发展高地。同年,有研半导体项目签约山东,企业由北京整体迁移落户至山东省。
“当时德州项目的建设内容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要求高度一致。”张果虎回忆当年项目考察过程时提到,选择落地德州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我们感受到了来自德州各级工作人员的务实和高效。”
从破除体制藩篱的科技成果转化16条“硬措施”,再到研发后补助、“创新券”等普惠政策扶持,到省级重点研发计划助力等,张果虎说:“一项项落在实处的政策支持、创新服务和产业生态构建,围绕在企业发展、产业升级、人才培育的方方面面,助力我们突破12英寸硅片‘卡脖子’技术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企业未来发展的无尽动力。”
“特别是在人才引进方面,让我们看到了人才赴鲁的‘大有可为’。”张果虎介绍道,近年来,有研半导体已获省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三千余万元,“过去5年来,我们从北京带到山东的200余名技术骨干无一人离职,几名骨干均获评泰山人才。企业的发展也吸引了更多的人才,不少在上海、浙江等地工作的山东籍人才回德州工作。”
过去五年来,有研半导体一直在山东增加新投资、布局新项目,其投资总额已经远超当初规划。张果虎表示,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等荣誉,再到获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十大科技成果”等奖励,有研半导体在山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人工智能+”行动列为重点,而叠加智能终端的普及需求,半导体行业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或将迎来一轮蓬勃发展的“春天”。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半导体硅片产业的发展,出台多项政策加大对国内半导体硅片产业的支持力度。”作为行业的深度参与者,张果虎直言,在政策和资本的强力推动下,我国半导体硅片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已步入快车道,培育了一批骨干企业的同时,也形成良好发展态势。而作为国内半导体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目前,有研半导体在德州打造的智能生产基地已初步形成“材料研发+智能制造+技术服务”的全链条模式。
“当下,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效应正在逐步显现,从晶圆代工到封装测试,从设计到制造,国内半导体企业正在形成一个更加完整和高效的产业生态。”张果虎以其在德州的实践经验为例,谈到德州市目前集聚了有研、先导、威讯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建起了从材料制备到芯片封测的完整链条,“这样的产业集聚,能够形成合力,吸引更多的上下游企业前来考察、洽谈合作。”
“当前我国半导体硅片产业处于快速发展、全面提升竞争能力、加快国产替代的关键时期,有望全面实现国产化、全面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今年两会期间,张果虎聚焦行业,继续围绕半导体硅片技术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设性的建议。
“未来,我们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深耕行业前沿科技,继续推进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张果虎告诉记者,扎根山东这片科技创新的发展沃土,他们有信心打造世界级半导体材料基地,为推动山东乃至全国的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