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刘东宁
李兰祥提到,泰安将强化泰山文化研究阐释,持续提高泰山文化“含金量”和影响力。
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泰山景区,泰安对于进一步繁荣文旅市场有何新的规划?即将开行的“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又将为泰安的文旅市场带来怎样的机遇?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住鲁全国人大代表、泰安市市长李兰祥。
做好服务“上车”,吸引游客“下车”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两年,泰山游客量连续突破800万人次。在泰山的带动下,2024年泰安接待国内游客9429.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02.7亿元,分别增长12.3%、13.8%。
“可以说,泰山为泰安文旅带来了巨大流量。我们将用好这个最大IP,不断做优做强‘泰山+’‘文旅+百业’两篇文章,推出更多更具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文旅项目。”李兰祥表示,泰安将接续推进泰山景区争创世界级旅游景区,创建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加快东平湖创建5A级旅游景区、泰山天平湖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持续提升泰安、泰山的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
李兰祥同时提到,2025年,泰安将强化泰山文化研究阐释,持续提高泰山文化“含金量”和影响力。大力发展商务旅游、研学游、国风国潮等新业态,办好新青年音乐会、泰山动漫节等活动,培育沉浸体验、数字演艺、电竞文旅、低空文旅等新场景,促进农文旅、农商旅、文体旅等业态融合发展。
在3月6日举行的山东代表团开放日上,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提到,山东将于本月开行“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列车途经山东16市,串联起山东有代表性的文化旅游资源。
对此,李兰祥表示,“齐鲁1号”旅游列车,对泰安来说,既是促进文旅产业发展、擦亮城市品牌的有效载体,更是展现特色文旅资源的重要窗口。“我们将推动更多具有泰山特色的产品、服务‘上车’展示。梳理筛选泰山皮影等非遗产品、泰山茶等地方特产、石敢当等优质文创产品,泰安煎饼等特色美食走上列车,常态化组织泰山皮影戏、东平端鼓腔等非遗项目、传承人走进专线展演展示。同时通过聚力打造泰山旅游‘一件事’、推出‘泰山+惠游套票—旅游专列定向套餐’、实施景区、旅游饭店联合优惠措施等举措,吸引更多游客‘下车’登泰山游泰安。”
以特色农业产业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面对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共同答卷,李兰祥表示,2025年,泰安将坚持做优增量、盘活存量并重,突出产业协同、数字赋能、能源革命、金融助力、技改升级、物流增效,积极构建“五大发展生态”,更大力度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做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的同时,我们还将持续推进项目谋划建设,年内策划重大产业项目400个以上,项目策划库动态保持800个以上。”
作为新时代的“挑山工”与山东农业大市,新的一年,泰安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迈上新台阶,助力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方面又将会如何谋篇布局?
李兰祥表示,泰安将坚决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部署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政策要求,不断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持续促进农民增收。
“首先是进一步壮大特色产业,坚持以工业化思维抓农业,做大做强泰山茶、高端畜牧、高效蔬菜、生态渔业等优势特色产业。把培育发展‘泰山番茄’产业作为重点,高标准编制产业发展规划,集中资源要素打造岱岳区南部-宁阳县-肥城市西部-东平县东部‘泰山番茄’集聚种植带,让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更多地延伸和下沉到乡村。”李兰祥说。
李兰祥同时提到,泰安将继续强化片区引领,坚持系统思维、分类分级、梯次延展的思路,制定实施乡村振兴片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省市县三级联动、梯次创建,推进片区建设提质增效。全力构建“四型”片区产业振兴模式,初步形成“片区+产业+园区+集群”规模效应,推动产业连片共营、组织连片共建、治理连片共享。并坚持做好要素保障,将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优先保障领域,进一步提高财政倾斜力度。积极探索多样化投融资体系,用足用好农业保险和农业担保政策等,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