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要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好房子’。”这一表述不仅彰显了党和政府对民生福祉的深切关怀,也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3月10日,住鲁全国人大代表、省住建厅厅长王玉志,在接受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山东省将认真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的工作部署,满足老百姓对美好居住新需求。
王玉志表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将继续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让“好房子”成为百姓幸福生活的起点和基石。
山东“好房子”建设已走在全国前列
“现在建设‘好房子’,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行业目标,而是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这是人民群众对美好居住环境的新期待、新向往。”王玉志代表介绍,近几年,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以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推动全省住宅品质提升工作步入了“快车道”。
我省加强顶层设计,率先印发了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的高品质住宅指导性文件——《山东省高品质住宅开发建设指导意见》,围绕质量、性能、低碳、服务四个方面,初步明确“好房子”的建设方向。先后印发了《山东省健康住宅开发建设技术导则》和《山东省高品质住宅设计指引》,对住宅的质量、功能等指标提出了具体要求。连续两年召开全省高品质住宅建设现场会,通过深入分析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应对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实施路径,提出了建设安心舒心贴心暖心称心“五心好房”的努力方向。比如,规定层高不能低于3米,车位尺寸要提升到2.5米×5.3米,还要推进BIM技术全过程集成应用,探索居家医养结合的新模式。“这些标准的出台,为‘好房子’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建设高品质的‘好房子’。”王玉志说。
记者了解到,山东已经连续两年筛选出111个高品质住宅试点项目,涵盖商品房、保障房等多种住宅类型。这些项目不仅充分发挥了试点示范的引领作用,还各自展现了独特的亮点和特色。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还组织开展“我心目中的好房子”征文比赛,让大家畅所欲言、出谋划策,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对“好房子”建设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也让政府部门更好地了解了人民群众对“好房子”的现实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山东16个设区市都出台了“好房子”相关支持政策。比如,济南、日照等地对试点项目适度降低了预售资金留存比例;青岛还开展了团购高品质新建商品房的试点;西海岸新区更是印发了多条优化住宅品质的具体措施。在省市县三级的联动下,“好房子”建设理念和技术标准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深入实施。
让“好房子”惠及更多人群
“为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建设‘好房子’的工作部署,今年,我们将着手搭建本省的‘1+N’文件标准体系。”王玉志告诉记者。
据了解,“1+N”中的“1”就是一个政策性文件,将从项目选址、规划设计创新、配套设施不计容、闲置存量房地产用地盘活利用等方面提出支持政策,进一步营造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共同参与、多方联动的“好房子”建设氛围。
“N”则是多个标准,首先是即将出台的《高品质住宅建设标准》,这个标准将从规划、设计、建造、交付、运维等方面提出全过程的建设要求。接下来,我省还将启动《既有住宅品质提升技术导则》《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品质提升技术指引》等技术标准编制,进一步扩大标准的覆盖范围,让住宅品质提升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群。
“同时,我们还将加大宣贯力度,会同省自然资源厅等部门多维度、立体式地做好标准的宣贯工作。我们将召开专题宣贯会,邀请业内专家深入解读标准;通过专题研讨、企业座谈、优秀案例评选、试点项目推介等方式,利用主流媒体、新媒体广泛宣传住宅品质提升工作;搭建交流平台,分享在标准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推动高品质住宅高质量发展。”王玉志说。
此外,加快推进高品质住宅项目落地也是我省“好房子”建设工作下一步的重点。王玉志介绍,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会同省自然资源厅等部门加大优质地块供应,继续做好高品质住宅试点项目筛选工作;加强政策引导、给予优惠扶持;鼓励建设高品质住宅试点区(县)、扩大效果范围;强化监管、确保项目质量;鼓励技术创新、提升项目投资积极性、加快推进高品质住宅项目落地。
“总之,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好房子’建设,不断优化设计理念,提升建造品质,加强监管服务,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成为老百姓心中的满意之作。”王玉志表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将继续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让“好房子”成为百姓幸福生活的起点和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