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政经 > 内容详情

山东粮食产量连续4年破1100亿斤

2025-03-14 09:41:5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王琳

 

2024年6月4日,在济宁市嘉祥县马村镇,收割机在收获小麦 新华社发

3月13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介绍山东深化粮食收储工作改革创新,聚力建设更高水平“齐鲁粮仓”情况。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1142亿斤,粮食购销总量达到1.65亿吨。

“山东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责任重大。”省粮食和储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孟军介绍,近年来,我省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深化改革创新作为“关键一招”,统筹推进粮食购销、储备、监管联动改革,不断创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基本形成放得活、储得好、管得住的粮食安全保障格局。

在粮食购销方面,我省着力构建“三链协同”的服务机制,实现了粮食市场的活跃流通。202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142亿斤,粮食购销总量达到1.65亿吨。据了解,我省已连续4年突破1100亿斤大关。通过创新粮食收购服务链,我省指导国有粮食企业带头收粮,鼓励多元主体积极入市,加大预约收购力度,优化流程,满足农民需求,提高收购效率。同时,为满足种粮农民粮食市场信息方面的需求,我省进一步完善粮食市场监测预警和专家分析会商工作机制,及时发布收购进度、市场形势分析、市场交易等信息。“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健全预约收购模式,农民足不出户线上即可预约收粮企业,更好方便种粮农民卖粮。”孟军说。

“为保障好粮食企业的收购资金需求,我省充分发挥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作用,健全粮食市场化收购融资支持机制。”孟军介绍,我省建立19只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重点保障民营和中小企业收购资金需求,2024年,基金累计发放收购贷款35亿元,有力支持了企业市场化收购。

据了解,在粮食储备管理方面,我省采取“三措并举”的策略,确保粮食储备的安全高效。全省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达到4452万吨,仓储设施先进适用。通过优化储备结构扩总量,在保障口粮品种绝对安全的基础上,去年增加玉米、大豆等饲料用粮储备16.7万吨,主要原粮品种都建立了储备,能够更好保障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同时,进一步优化储备布局,省级储备由产粮大市向大中城市、缺粮地区布局,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筑牢了保安全“第一道防线”。

粮食从田间到餐桌各个环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现象,近年来,我省践行大食物观理念,坚持系统思维,推进粮食绿色减损,致力于打造粮食产后减损新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孟军介绍,“我省实施‘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按照高标准粮仓建设标准,新建设一批高标准粮仓,同时对原有粮仓的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目前这项工作已累计完成仓容213.58万吨。”据测算,通过实施“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全省地方储备粮储存综合损耗率降低了0.04个百分点,降至目前的0.38%,低于国家规定的损耗率标准。

此外,在粮食收储监管方面,我省坚持“双轮驱动”,确保粮食安全依法治理。“一方面,推进监管法治化,健全完善监管相关制度,规范粮食流通行政执法行为,出台举报奖励实施细则,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另一方面,推进监管信息化,大力推进粮食购销和储备监管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政策性粮食全过程信息化监管。”据了解,目前,我省承储省市县储备粮的301个库区、2775口仓房,与省级平台实现“数据通”、“视频通”,全省政策性粮食监管信息化覆盖率达100%,政策性粮食从收购入库、储存保管到销售出库实现了全过程信息化监管,这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