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王琳
今年,我国担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青岛上合示范区作为全国唯一面向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地方经贸合作的国家级开放平台,肩负重任,将筹备地方经贸交流、投资贸易合作、文化艺术展示等多个领域活动。5月7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加快推进上合示范区扩能提质,助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情况。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为进一步抢抓历史机遇,我省锚定上合示范区扩能提质,从推进综合改革、重大平台建设、经贸产业合作、优化发展环境等4个方面出台了23项含金量高的支持措施。
上合示范区为国际经贸合作注入“上合力量”。图为位于上合示范区的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新华社发
每年形成一批创新事项清单
当前,正值我国担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省商务厅副厅长张庆伟介绍,为打响上合品牌,扩大国际影响力,省商务厅会同省有关部门和青岛市,起草形成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扩能提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今年4月已经正式印发实施。
聚焦上合示范区“四个中心”建设重点任务及“三区一高地”中远期发展目标,《若干措施》提出加强综合改革谋划布局、强化改革自主性创新,全面提升综合改革的针对性、系统性、整体性,每年形成一批支持综合改革的创新事项清单。
张庆伟介绍,围绕上合示范区重大平台项目建设,《若干措施》提出,支持举办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等上合组织框架下的重大活动;推进上合经贸学院实体化运作,支持国家援外及对外开放领域培训,联合省内高校招收上合组织国家来华留学生;加快建设上合国际枢纽港,支持青岛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提升上合经贸综合服务平台能级,搭建上合产业链供应链经贸大模型,申报跨境数据专线试点;持续打造“丝路电商”综合服务基地、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鲁港科技合作创新中心、上合国际资本港、上合创投风投基地,争取跨境金融政策试点。
在强化上合组织地方经贸产业合作方面,支持上合示范区聚焦上合组织国家产业优势,推动制造业聚焦发展;布局海外运营中心、边境合作园区,强化上合组织产业、农业园区联动创新,促进与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加快建设上合组织海关促进中心,加大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政策研究、贸易监测预警、海关事务协调,提高跨境电商等通关便利化水平;打造“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深化上合组织文化旅游国际合作,拓宽入鲁旅游市场;探索限额免征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特色商品关税政策;在我省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
此外,聚焦优化上合示范区建设发展环境。《若干措施》还提出,提升上合经贸综合服务平台、上合示范区跨境通信数据中心、上合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等重大平台建设能级,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要素保障质效,完善省市支持协调机制。
构建多维度、国际化的活动矩阵
“建设上合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青岛的重大历史使命。”青岛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万胜介绍,青岛坚决扛牢建设主体责任,全力推进上合示范区建设,截至目前,在省级层面出台130余项支持政策基础上,青岛市级层面已累计出台330余项政策举措,搭建起省市协同、集成高效的政策体系。
陈万胜介绍,在中国作为上合组织成员国轮值主席国期间,青岛将积极筹备地方经贸交流、投资贸易合作、文化艺术展示等领域活动,构建多维度、国际化的活动矩阵,实现重大活动氛围营造与效果叠加。
据了解,国家层面,青岛市积极打造面向上合组织国家重要活动承载区,已成功举办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上海合作组织妇女论坛,今年还将举办上合组织成员国文化部长第二十二次会晤、上合组织成员国旅游部门领导人会议、上海合作组织电子商务工作组会议、单一窗口国际会议、标准化机构负责人会议、海关合作特别工作组会议、艺术节、青年歌会、“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仲裁高级别对话会等,深化与上合组织国家间的交流合作,拉紧人文纽带,助力经济增长,推动共同发展。同时,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将落地青岛,为上合组织国家间地方经贸合作搭建高端平台,全方位展示合作机遇与发展成果,推动各方在经济发展、贸易投资、产业协作等领域的合作共赢和共同繁荣。
“青岛层面,作为中国首个‘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还将举办17项活动,其中2025第四届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2025‘上合之夏’系列活动、上合组织国家雕塑展活动、中文书法大赛作品展4项活动列入外交部发布的中方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活动计划。”陈万胜介绍,特别是,2025第四届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作为上合组织框架下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唯一机制化举办的国际综合性展会,将设置上合组织国家元素形象综合展、国际消费品展、山东优品展等展览,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此外还将举办2025上合组织产业链供应链青岛论坛等活动,进一步谱写上合组织国家地方交流合作新篇章。
【聚焦】
5年多来对上合组织国家贸易额超290亿元
“上合示范区启动建设以来,聚焦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制度型开放示范区,全力当好‘平台搭建者、资源链接者、方案提供者’。”5月7日下午的发布会上,上合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张新竹介绍,上合示范区推动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交流发展“四个中心”和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建设成效得到了各级各界的充分肯定。
据了解,上合示范区充分发挥“海陆空铁”交通枢纽优势,大力畅通东联日韩、西接欧亚、北达蒙俄、南至东盟的国际物流通道,积极打造上合组织国家面向亚太的“出海口”。示范区加速推进上合国际枢纽港建设,获联合国批准国际港口代码“CNJZH”,并获评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目前,中欧班列已开通32条班列线路,通达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23个、城市54个,累计开行中欧班列4300多列。
“5年多来,上合示范区对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累计完成294.1亿元,年均增长56%。”张新竹介绍,示范区精心搭建贸易平台,设立全省首个空港型综保区—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上合经贸综服平台的建设运行,使其跻身为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四大专区之一,集聚上线企业约2.2万家,完成申报金额突破2500亿元。同时,建成投用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上线原油、燃料油等6大交易品种,交易额突破3000亿元。贸易模式创新突破,打造“新三样”出口集散中心,推动企业在乌鲁木齐、塔什干设立分中心,累计过户交易超3000车次。
聚焦工业互联网、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上合示范区积极拓展与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产业合作。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上海电气风电装备产业园、上合航天产业园等旗舰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带动青岛市企业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上合组织国家投资项目232个、累计投资额达到35.2亿美元。强化金融赋能,加快推进上合资本港、上合创投风投基地建设,累计备案创投风投类基金350只、注册规模达251.8亿元,上合跨境人民币服务中心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量780余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