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政经 > 内容详情

2025山东城商行蓝皮书:14家银行去年实现营收789.5亿元

2025-05-13 10:31:23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杜姿霖 张月

 

2024年,山东城商行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资产规模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统计发现,2024年,我省14家城商行资产规模突破4万亿元,增长超4600亿元;营收总额达789.5亿元,增长69亿元;净利润总额超190亿元,同比增长超10%,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创新活力。

同时,2024年山东城商行迎来了一股增资热潮,8家城商行变更注册资本获批,注资50亿元俱乐部扩容至5家。

全省资产规模再跨越

潍坊银行入围三千亿梯队

2024年山东城商行资产规模呈现跨越式发展,总资产达4.06万亿元,较2023年的35980.04亿元增长4601.2亿元,同比增长12.79%,14家机构均实现正增长。其中10家机构增幅超10%,济宁银行和东营银行增速超过15%。

青岛银行、齐鲁银行和威海银行仍稳坐我省城商行资产规模前三宝座。

其中,青岛银行以6899.63亿元蝉联榜首,同比增长13.48%;齐鲁银行紧随其后,为6895.39亿元,同比增长14.01%。2023年底,青岛银行与齐鲁银行在资产规模方面的差距为31.69亿元,但在2024年,该差距进一步收窄,截至报告期末,两者资产总额相差仅剩4.24亿元,头部机构竞争格局持续深化。

威海银行、潍坊银行实现历史性跨越,分别成为全省第三家和全省第五家进入4000亿元和3000亿元梯队的城商行,资产总额分别达到4414.64亿元和3067.20亿元,同比增长12.65%和14.21%。

位于3000亿元梯队的还有日照银行,该行资产总额也仅次于齐鲁、青岛、威海三家银行之后,为3698.03亿元。

2000亿级资产规模的城商行分别有济宁银行、东营银行和莱商银行,资产总额分别为2376.96亿元、2365.37亿元和2199.50亿元,较2023年底分别同比增长了16.79%、16.35%和6.24%。临商银行、烟台银行和泰安银行位列千亿营收梯队,资产总额分别为1694.99亿元、1573.67亿元和1316.46亿元。此外,德州银行和枣庄银行暂居千亿以下,但也分别实现8.44%、13.92%的正增长。

从增长规模来看,齐鲁银行、青岛银行和威海银行贡献主要增量,分别新增资产847.23亿元、819.78亿元和495.84亿元;从增长率来看,济宁银行(16.79%)、东营银行(16.35%)增速居前。

14家银行营收增长69.67亿元

青岛银行蝉联营收冠军

2024年,我省城商行实现营业收入789.5亿元,较2023年底719.83亿元增长了69.67亿元,同比增长9.69%。

青岛银行以134.98亿元稳居榜首,同比增长8.23%;齐鲁银行(124.96亿元)与威海银行(93.09亿元)分列二三位,增幅分别为5.44%和6.57%。

从增长规模来看,青岛银行为2024年全省唯一营收增量超10亿元的机构,其次为日照银行和潍坊银行,分别增长了9.55亿元和8.26亿元。从增幅来看,烟台银行、泰安银行和枣庄银行营收增速领先。分别较2023年同比增长了36.48%、28.56%和17.27%,营收达到28.06亿元、25.79亿元和9.98亿元。

不过,尽管实现了较大增幅,枣庄银行(9.98亿元)仍为全省唯一营收未破10亿元的机构,德州银行营收也逆势下滑1.26%至13.29亿元。

齐鲁银行获盈利“八连冠”

德州银行净利润“腰斩”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省城商行合计实现净利润191.86亿元,较上年同期(173.73亿元)增长10.44%,增量达18.13亿元。

区域龙头齐鲁银行以49.45亿元净利润继续稳居榜首,同比增长15.94%,增速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5.5个百分点。该行净利润增量达6.76亿元,贡献了全省城商行增量总额的37.3%,连续八年获得“盈利王”称号。

紧随其后的青岛银行实现净利润44.05亿元,以19.99%的增速领跑头部阵营;威海银行则以21.98亿元净利润、3.88%的增速保持稳健发展。值得关注的是,日照银行、济宁银行和潍坊银行净利润规模均突破10亿元大关,区域性金融机构竞争力持续提升。

从增量维度看,青岛银行以7.34亿元的净利润增量居全省首位,齐鲁银行(6.67亿元)、济宁银行(1.38亿元)、日照银行(1.07亿元)分列二至四位。在机构排名方面,东营银行利润规模提升两位,临商银行晋升一位。

行业整体向好背景下,德州银行经营数据引发关注。年报数据显示,该行2024年净利润同比锐减50.79%,从2.52亿元降至1.24亿元,成为全省唯一净利润收缩的城商行。

作为银监会成立后全国首批获批筹建的城商行,德州银行成立于2004年12月7日。年报信息显示,报告期内,德州银行前三大股东分别为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德州市财政局和莱商银行,三者分别持股44.00%、11.69%和8.53%。报告期末,该行共有63家分支机构,其中德州地区1家营业部和48家支行,滨州、烟台、聊城三家分行及辖属11家支行。

资产质量“双优”

6家机构拨备率实现正增长

不良贷款率作为银行盈利能力和稳健性的关键指标,可直接反映出银行信贷资产的健康状况。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0%。2024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6.9万亿元,较上季末减少1486亿元;拨备覆盖率为211.19%,风险抵补能力总体稳固。

聚焦我省,2024年,山东城商行信贷资产质量呈现“双优”格局。除德州银行未公布外,我省共有9家城商行不良贷款率低于全国商业银行平均水平,全省行业均值为1.42%,低于全国0.08个百分点。

其中,东营银行、青岛银行和烟台银行不良贷款率最低,分别为1.09%、1.14%和1.16%。临商银行、烟台银行和济宁银行不良率降幅最大,较2023年底分别同比降低了0.19%、0.17%和0.15%。

拨备覆盖率作为银行稳健经营的基石之一,覆盖率越高,银行在不良贷款实际发生损失时,越能通过拨备吸收冲击,避免资本金大幅缩水。

该指标方面,公布上述数据的11家城商行中,最高的为齐鲁银行、济宁银行和烟台银行。其中齐鲁银行和济宁银行该指标均超300%,分别为322.38%和300.22%;烟台银行与青岛银行也达到了270.47%和241.32%,亦领先行业均值。

记者关注到,已公布该数据的城商行中,泰安银行拨备覆盖率下滑20.48%,为181.28%。但泰安银行也在年报中表示,“报告期内信用风险稳定可控。”

公开资料显示,泰安银行成立于1986年,至今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注册资本33亿元,员工1400余人,下设81个网点,包括一家营业部和一家异地分行。年报数据显示,报告期末,泰安市泰山投资有限公司、泰安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泰安市泰山区财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股泰安银行19.98%、16.59%和10.22%股权。目前,该行实际控制人为泰安市财政局。

全省贷款总额超2万亿元

青岛银行存款跻身“四千亿俱乐部”

2024年,山东省城商行体系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在存款吸纳与信贷投放领域实现“量质双升”。据统计,截至2024年末,山东省城商行存款总额达29473.95亿元(根据各行年报披露情况去除应计利息),较2023年净增3070.75亿元,同比增速达11.63%,实现全域正增长。

作为省内城商行领跑者,2024年齐鲁银行存款总额达4395.41亿元;青岛银行存款规模再攀新峰,全年增长459.62亿元,总额达4320.24亿元。威海银行(2753.95亿元)、日照银行(2753.95亿元)、潍坊银行(2401.46亿元)、齐商银行(2043.02亿)元及东营银行(2027.14亿元)共同构成“两千亿存款方阵”。值得关注的是,日照银行、潍坊银行与济宁银行年度新增存款均超300亿元,其中济宁银行存款规模达1938.43亿元,逼近两千亿关口。枣庄银行则以20.16%的同比增速成为年度“增速王”,其存款总额达529.53亿元。

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全省城商行贷款总额首破两万亿元大关,达21920.9亿元(根据各行年报披露情况去除应计利息),较上年净增2253.98亿元,同比增速11.46%。青岛银行以3406.9亿元贷款规模居首,齐鲁银行(3371.42亿元)、威海银行(2103.31亿元)、日照银行(2071.78亿元)紧随其后,四家头部机构合计新增贷款1192.76亿元,占全省增量的53%。

此外,泰安银行以18.28%的贷款增速领跑全省,潍坊银行(17.24%)、东营银行(15.15%)分列二三位。从投放结构看,资金持续流向实体经济关键领域,批发零售业(占比26%)、租赁商务服务业(19%)、建筑业(15%)、制造业(12%)构成主力投向。

应付职工薪酬合计近70亿元

青岛银行行长薪酬增长50万元

近年来,银行业薪酬体系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从数据看,2024年,山东城商行职工薪酬如何呢?

统计发现,去年14家城商行应付职工薪酬合计69.91亿元。前五位分别为齐鲁银行、青岛银行、烟台银行、威海银行及潍坊银行,应付职工薪酬分别为13.43亿元、10.91亿元、10.81亿元、9.24亿元及5.54亿元,合计49.93亿元,占到了省内城商行职工薪酬总额的71.42%。

记者注意到,去年有9家省内城商行披露了职工人数。按照披露数据计算,职工人数前五位的齐鲁银行(5675人)、青岛银行(5312人)、日照银行(3486人)、威海银行(3363人)及莱商银行(3083人)的职工平均年薪为23.68万元、20.53万元、27.47万元、18.22万元和12.5万元。

此外,还有7家省内城商行公布了2024年主要管理层人员薪资。分别是齐鲁银行董监高(含已离任人员)1770.79万元、青岛银行董监高1923.19万元、威海银行关键管理人员薪酬2176.9万元、烟台银行董监高年度薪酬1128.64万元、齐商银行董监高税前报酬559.67万元、临商银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505.2万元以及泰安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含党委成员)实际领取薪酬总额(税后)932.49万元。

青岛银行高层2024年的薪酬情况显示,该行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合计从该行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923.19万元,2023年同期为1783.95万元,增长了139.24万元,涨幅为7.8%。

记者注意到,2024年青岛银行董事长景在伦薪酬有所下降,他从该行获得的税前报酬为249.78万元,较2023年的252.39万元下降1.03%。而该行行长吴显明的薪酬明显上涨,年报显示,2024年吴显明从青岛银行获得的税前报酬为229.38万元,较2023年的179.37万元增长27.88%。

5家银行董事长变动

枣庄银行“将帅齐换”

2024年以来,山东14家城商行中,超过半数银行董事长及行长级别高管发生变动。记者统计发现,去年,威海银行、枣庄银行等5家省内城商行完成“掌门人”更替,并有3家银行迎来新任行长,其中,威海银行与枣庄银行在年内“将帅齐换”。此外,齐鲁银行、潍坊银行、莱商银行、烟台银行、德州银行在年内均新增一位副行长。

企查查显示,2024年11月2日,枣庄银行发生了重大工商变更,公司原总经理、董事仪欣调整为董事长,并担任该行法定代表人;刘磊的职务则由董事调整为总经理、董事。

事实上,近年来枣庄银行高管调整较为频繁,2022年至2024年间,仅行长一职就发生多次更迭。2022年4月底,枣庄银行发布的2021年年报显示,上任不满两年的陈峰卸去行长一职,转任党委副书记,行长由时任董事长陈大章代为履职。同年7月4日,原山东银保监局核准了仪欣枣庄银行行长任职资格。时隔两年后,2024年11月,仪欣从行长升任董事长,刘磊接任行长,此前,刘磊职务为枣庄银行副行长、执行董事。

2024年,同样董事长、行长均发生变更的还有威海银行。去年12月6日,威海银行发布公告称,孟东晓、张文斌董事长、行长的任职资格已获监管批准。简历显示,孟东晓自2018年2月起担任威海银行行长。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担任该行副行长。在加入威海银行前,孟东晓曾长期供职于民生银行。出任行长的张文斌则自2021年8月起担任该行副行长,孟东晓、张文斌均为威海银行内部提拔。

2024年,董事长一职发生变更的省内城商行还有潍坊银行、临商银行和泰安银行。

具体来看,2024年1月3日,泰安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关于谢强任职的通知,任命其为泰安银行董事长;2024年4月26日,刘成田出任临商银行董事长的任职资格获得监管核准;同年5月2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批复了白彤文潍坊银行董事长的任职资格。

记者还注意到,去年,烟台银行行长一职也发生了变动。2024年5月15日,王建春烟台银行行长任职资格获监管核准。这是自2023年10月26日代理行长近7个月后,王建春正式“转正”。

多家银行密集“补血”

5家注册资本超50亿元

在人事调整持续为山东城商行注入创新活力与发展动能的同时,记者发现,2024年,省内城商行在资本补充领域动作频频,积极探索“补血”渠道,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2024年12月30日,莱商银行变更注册资本的请求获得监管核准,其注册资本由33亿元变更为42.46亿元,成为去年山东第8家宣布变更注册资本的城商行。此前,泰安银行、东营银行、日照银行、齐商银行、潍坊银行、临商银行、齐鲁银行增加注册资本相关事项已经获得监管核准。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东营银行注册资本先后两次获得增加,由33.02亿元增加至43.96亿元。

增资完成后,山东省内共有5家城商行注册资本超过50亿元,分别为日照银行、威海银行、潍坊银行、青岛银行及齐商银行,潍坊银行和齐商银行为注资50亿元俱乐部新晋成员。同时,记者注意到,2024年日照银行注册资本由56.35亿元增加至60.86亿元,成为省内唯一一家注册资本超过60亿元的城商行。

除了已经完成增资工作的城商行,2024年,省内还有多家城商行的增资扩股方案相继通过监管审批。以烟台银行为例,该行增资扩股方案于11月18日获得监管核准,拟募集股份不超过21.5亿股。今年4月,该增资扩股计划落地,烟台银行关于变更注册资本的请示获得监管批复,注册资本由26.5亿元增加至46.22亿元。

此外,济宁银行增资扩股方案于2024年10月获得监管核准,募集股份不超过9亿股。目前,该项增资计划尚未落地。

在增资扩股稳步推进的同时,山东银行业资本补充呈现多元化路径,2024年还有多家银行通过发行资本补充工具提升核心资本实力。

2024年12月,青岛银行拟发行不超过20亿元资本补充工具获得监管批复,此前,威海银行、东营银行、日照银行分别获准发行资本补充工具额度80亿元、45亿元及20亿元。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