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政经 > 内容详情

打击经济犯罪,山东去年立案9000多起

2025-05-20 10:47:4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王琳

 

5月19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工作情况。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我省不断健全完善经济犯罪协同共治工作体系,坚决打击各类突出经济犯罪,有效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经济金融秩序。2024年,全省公安机关共立经济犯罪案件9000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9万多名。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服务改革发展大局、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能。”发布会上,省公安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李祝群介绍,近年来,全省公安机关密切与经济管理、行政监管、检法等部门协作配合,不断健全完善经济犯罪协同共治工作体系,坚决打击各类突出经济犯罪,有效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经济金融秩序,全力护航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李祝群介绍,面对地下钱庄和洗钱犯罪的严峻形势,近年来,全省公安机关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部署,与人民银行、外汇管理等部门联合开展“打击利用离岸公司和地下钱庄向境外转移赃款专项行动”“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2024年,全省共立案侦办洗钱、地下钱庄案件89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51名,涉案金额36亿元,省内4个集体和8名个人获评全国打击非法买卖外汇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同时,针对金融领域存在的突出风险,省公安厅联合省委金融办、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山东监管局、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等部门,联合部署开展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犯罪、涉银行卡犯罪、保险诈骗犯罪、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等专项打击工作,有效净化金融市场环境。2024年,全省公安机关共侦办恶意逃废金融债务案件3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50余名,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近16亿元;深入开展“清源”行动,立案侦办买卖银行卡等“上游犯罪”案件53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20名,查扣银行卡5541张,打掉犯罪团伙88个;在保险诈骗犯罪专项打击行动中,不断完善“公安、监管、行业、机构”四位一体联动工作机制,立案18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31名,打掉团伙35个,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3265万元。

在招标投标领域,省公安厅联合省发改委、省纪委监委、省财政厅等14个部门,开展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签署招标投标数据资源共享合作备忘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构建“精准发现问题、高效联动处置”的招标投标监管格局。2024年,共侦办串通投标案件7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14名,涉案金额8.4亿元,并向相关企业发送公安提示函31份,协助完善监管制度,堵塞管理漏洞,引导市场经营主体识别法律风险。

“针对涉众型经济犯罪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社会稳定的严重危害,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联合金融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涉众金融犯罪联合共治工作机制,形成综合治理格局。持续开展打击非法集资犯罪专项行动,紧盯重点案件,最大限度地打链条、摧网络、净生态。”李祝群介绍,2024年,全省公安机关共立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88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655名,有效遏制涉众型经济犯罪高发蔓延态势。

此外,面对日益增多的涉企经济犯罪,全省公安机关开展打击经济诈骗和中小微企业内部腐败集中行动,严厉打击合同诈骗、职务侵占、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受贿等违法犯罪活动。2024年,全省共立合同诈骗案件629起,挽回经济损失1.35亿元;共立中小微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案件640起,挽回经济损失2.4亿元,有效维护广大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虽然我省在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必须清醒看到,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正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经济犯罪专业化、产业化、智能化、网络化、国际化特征日趋明显,给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直接冲击和影响。”李祝群表示,下一步,省公安厅将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健全完善经济犯罪协同共治工作体系,同向发力、齐抓共管,全方位构建经济犯罪治理工作新格局。

【聚焦】

警惕高利诱惑,守好“钱袋子”

天上不会掉馅饼,高利保本是陷阱!近年来,以“高收益、低门槛、零风险”为噱头的非法集资活动日益猖獗,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侵害了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在5月19日上午的发布会上,省委金融办副主任张志波介绍,非法集资一般符合三个特征。非法性,即一些不法分子未经过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违规发行金融产品,或虚构“投资理财项目”,吸收公众资金。利诱性,集资人通常都会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予远超正常收益水平的投资回报。社会性,集资人往往会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微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集资项目。

“因此,一旦遇到非法集资活动,一定要注意保留证据。要尽可能收集并保留投资合同、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相关证明材料,并立即马上向当地公安机关、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牵头部门举报。”张志波说。根据《山东省非法集资举报奖励办法》,对符合举报奖励条件的举报人,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牵头部门将给予一定现金或实物奖励。

为从根本上避免陷入非法集资陷阱,张志波提醒大家,要积极参加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了解非法集资新形式、新套路,不断提高自身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当面临投资决策时,务必小心谨慎,稳妥慎重,建议做到‘四看三思等一夜’。”

“四看”就是,看融资合法性,要看是否取得企业营业执照外,还要看是否取得相关金融牌照,或者是否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看宣传中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虚假宣传内容;看经营模式,有没有实体项目,是不是在玩“击鼓传花”的资金游戏,是不是“庞氏骗局”;看参与集资主体,是不是主要面向中、老年人等特定群体。

“三思”,即思考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思考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规律,思考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

此外,遇到相关投资集资类宣传时,在投入或者转出资金之前,一定不要头脑发热,一定要先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见,一定要拖延至少一晚再做决定。不要盲目相信宣传造势、熟人介绍、专家推荐,不要被高利诱惑盲目投资,不要被“名额有限、过时不候”“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等话语所忽悠而仓促决策。

“防范非法集资,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所有金融机构的宣传引导,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认清非法集资危害性,提高风险意识,自觉抵制高利诱惑,真正做到对非法集资‘能识别、不参与、敢揭发’!”张志波说。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