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晓彤
近年来,随着“谷圈”经济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以青少年为主的消费群体不断壮大,而伴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消费风险与侵权问题也日益凸显。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谷圈”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近日,山东省消费者协会(下称“省消协”)发布“谷子”相关消费提醒。
记者了解到,作为承载情感价值的文化产品,“谷子”正逐渐成为年轻人社交新载体。省消协在此前的调研中发现,部分商家利用青少年情感共鸣心理,将商品包装为“热爱象征”,通过冷热门捆绑销售、高价捆物、饥饿营销等手段诱导消费。省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应保持理性,“要避免被‘为爱氪金’等话术裹挟,家长也需加强对未成年人消费行为的关注与引导,将理性消费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消费观。”
针对“谷圈”拼团代购、工厂定制等交易模式盛行,大量未成年人因支付限制选择微信、QQ等私域渠道交易,平台或缺乏有效监管等,出现的代购欺诈、货不对板、售后无门等问题。省消协建议消费者选择官方网站或官方指定交易平台购物,切勿轻信陌生人承诺,避免私下转账或点击不明链接,拒绝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切实保障交易安全。
“在面对‘谷子’单价低、交易主体分散的特点,消费者遭遇经营者延迟发货、商品不符或代购卷款跑路等侵权行为时,消费者应及时保留交易记录、聊天截图、商品宣传页面等证据,优先与商家协商解决。”省消协提醒,如出现协商不成等情况,可向交易平台投诉,也可通过拨打12345投诉举报热线,登录全国12315平台、智慧315小程序提交投诉,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此外,省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妥善保管个人支付信息。在实际交易中,部分不法分子还常以“免费赠送”“低价福利”“高价回收”为诱饵,利用未成年人对交易规则不熟悉等漏洞,以“违规领取”“认证金缴纳”等理由恐吓威胁,诱导其操作家长手机,窃取消费者的支付密码等关键信息。
“谷圈”消费承载着消费者对文化IP的热爱,但热爱需建立在理性与合法的基础之上。对此,山东省消费者协会呼吁广大消费者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共同营造安全、健康、有序的“谷圈”消费环境;督促相关经营者也要加强行业自律,网络平台压实主体责任,倡导监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通过多方协同,共促‘谷圈’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